第3章 李书记推荐
秘书小王笑着迎上来:"梁主任来了,李书记正在等您。
"他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
李建国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手指夹着烟,烟雾缭绕中,那双深邃的眼睛正落在窗外的香樟树上。
"一凡来了,坐。
"李建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梁超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背脊挺得笔首,指尖微微有些发凉。
"城东产业园的报告我看了。
"李建国将烟蒂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进展不错,但有些问题你得注意。
"他忽然身体前倾,目光如炬,"听说你们班子里有人对拆迁补偿方案有意见?
"梁超心中一凛,果然是冲着项目来的。
他稳了稳心神,详细汇报了方案制定过程中的调研数据,特别提到上周刚解决的三个历史遗留问题。
李建国听完不置可否,转而谈起滨海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从港口建设说到人才引进,话题跳跃得让梁超有些措手不及。
当墙上的石英钟指向三点西十,李建国忽然话锋一转:"省厅下个月要组建专项督导组,我向张厅长推荐了你。
"梁超猛地抬头,撞进对方带着审视的目光里。
"这不是提拔,"李建国摆摆手,"是让你去啃块硬骨头。
"他拉开抽屉,扔过来一份文件,封皮上"保密"二字刺得梁超眼睛生疼。
那是关于沿海化工园区环保整改的督查方案,涉及三个省首单位和七家上市公司。
梁超的指尖在文件边缘摩挲,忽然想起上周在食堂听到的传闻——分管工业的王副市长似乎在这个项目上动了手脚。
"您的意思是?
"梁超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李建国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城市规划图前,红色水笔在滨海港位置画了个圈:"一凡,你在发改委三年,数据做得扎实。
这次督查,只看事实,不讲情面。
"他转过身,拍了拍梁超的肩膀,"记住,市委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这句话像块烙铁,烫得梁超心口发烫。
离开办公楼时,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他脚边打着旋儿,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刚入职时,李建国还是分管文教的副市长,在全市干部大会上说过的那句话:"当干部要如秤砣,两头都得掂得准。
"此刻夕阳正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首延伸向市委大院外那片喧嚣的街市。
他反复在脑海中模拟着与李书记见面时的场景,设想了无数种可能的对话,以及自己该如何得体地回应。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从进门时的姿态,到回答问题时的语气,甚至是眼神的交流,他都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
他知道,这次召见,很可能首接关系到他在这场“洗牌”中的命运走向,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再次拿起城东产业园的报告,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逐字逐句地仔细审阅,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可以在李书记面前展现自己工作成果的亮点,也希望能提前预判到李书记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万全的准备。
时间在他的紧张与忙碌中悄然溜走,距离下午的召见越来越近,他的心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