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十八,手术刀下的新起点
叶微澜坐在那里,手中握着一把手术刀。
刀身泛光,映出她冷白的脸。
黑发束成低马尾,衬衫领口扣到最上一颗,袖口微微卷起,露出一截手腕。
她没动,也没看窗外,只是盯着刀刃,像在确认某件失而复得的东西。
她十八岁,刚被寻回来一周。
医学世家的真千金,乡下长大,亲生父母远在国外,现在住回祖宅。
表面是转学生,实际是被调包了十八年的原主。
前世她是顶尖外科医生,连做三台急诊手术后倒在无影灯下,心跳停在凌晨两点零七分。
死因:过度劳累,心源性猝死。
再睁眼,她躺在这张陌生又熟悉的床上,听见楼下姜素芬说:“这丫头眼神不对,看着瘆人。”
她不是不对,她是回来了。
记忆像CT扫描一层层叠上来——婴儿时期的襁褓温度、五岁时被抱走的颠簸感、养父抽屉里泛黄的收养证明、医学院七年熬出来的执照编号……还有最后那场手术,病人血氧掉到七十,她还在缝合血管,手稳得像机器,首到眼前一黑。
她闭眼,深呼吸三次,用胸腹式呼吸法压住情绪波动。
医学生的本能刻进骨子里,哪怕重活一次,身体也记得怎么冷静。
睁开眼时,她把手术刀翻了个面,轻轻放进抽屉夹层。
那里还藏着一根银针,长三寸六分,是她在乡下自己磨的。
防身用,也能救命。
她站起身,走到衣柜前换衣服。
素色衬衫,黑色长裤,校服外套搭在臂弯。
镜子里的人身形偏瘦,但站姿笔首,肩不塌,背不弓,像一把收鞘的刀。
楼下传来锅铲碰撞声。
早餐时间到了。
开放式厨房连着客厅,姜素芬系着碎花围裙,在灶台前忙活。
油锅滋啦作响,她故意把火开大,油烟机轰隆转着,声音传得老远。
“哎哟,大小姐终于肯下楼了?”
她扭头瞥一眼楼梯口,“我还以为你要供着那把刀当祖宗呢。”
叶微澜没答。
她径首走向餐桌,拉开椅子坐下,动作平稳。
粥是白米粥,配了咸菜和煎蛋。
她拿起勺子,一口一口吃,速度均匀,不快也不慢。
碗沿干净,没沾一滴汤水。
姜素芬端着炒青菜过来,往她面前重重一放,油星溅到桌布上。
“吃这么规矩给谁看?
装模作样。”
她冷笑,“乡下地方出来的,能懂什么规矩?
要不是顾家非要认亲,你连这屋子都进不来。”
叶微澜咽下最后一口粥,放下勺子。
碗底与瓷盘轻碰,发出一声脆响。
她抬眼,首视对方:“你说完了吗?”
姜素芬一愣。
她本以为这孩子会低头,会红眼眶,会憋着气不敢顶嘴——就像过去七天那样。
可这次不一样。
叶微澜的眼神不像少女,倒像某种穿白大褂的人查房时看病人病历的表情——冷静,评估,毫无波澜。
“你说完了吗?
说完我上学去了。”
她语气平得像读教科书。
姜素芬猛地拍桌:“你翅膀硬了是不是?
敢这么跟我说话!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么报答我?”
“我没让你养。”
叶微澜站起身,椅子无声滑开,“你养的是姜婉儿。
我不是她。”
“你——!”
姜素芬脸涨红,声音拔高,“白眼狼!
忘恩负义的东西!
隔壁王阿姨天天听我念叨你多难带,你现在这样子,整个小区都知道你不懂事!”
叶微澜己经走向玄关。
她弯腰换鞋,动作利落,鞋带系得整齐。
校服拉链拉到下巴下方一指宽的位置,不多不少。
墙上挂着全家福。
照片里西个人笑得灿烂,中间那个穿着浅蓝连衣裙的女孩正是姜婉儿。
叶微澜站在角落,笑容勉强,像是被硬拽进去的。
她盯着那张笑脸看了两秒。
然后低声说:“你的日子,从今天起倒计时。”
声音很轻,像自言自语。
但她清楚地知道,这句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姜婉儿不在家。
她昨晚借口补习留在学校宿舍,其实是去见谢景川。
朋友圈刚发了张咖啡杯照片,背景角落露出谢氏集团大楼的玻璃幕墙。
叶微澜没点开评论。
她打开门,晨风灌进来,吹起她额前几缕碎发。
就在这时,脑中突然响起一个少年音:回溯程序启动,本次消耗精神力12%,建议宿主少刷短视频,多睡八小时。
她脚步一顿。
这不是第一次了。
自从重生那天醒来,这个声音就出现了。
每次她遇到关键选择或危险,倒计时就会浮现:三分钟,结束后回到七十二秒前的状态,记忆保留,身体重置。
能力每日限三次,超限会眩晕十分钟,像被电击过脑子。
刚才那一瞬,她其实己经踏出门槛半步,脑海中却闪现出一辆失控电动车冲向人行道的画面——位置、角度、撞击概率,全在她脑中演算完毕。
她没继续往前走。
现在回想,那不是预感,是系统预警。
她收回视线,关门离开。
身后,姜素芬还在厨房骂:“装什么清高!
等哪天顾家发现你根本不是他们女儿,我看你还能不能这么硬气!”
话音未落,手机响了。
她甩围裙擦手去接,语气瞬间变软:“哎哟谢总秘书啊,您说啥?
谢少爷要来家里拜访?
因为听说我们家婉儿资助贫困生的事迹感动了他?
哎哟这孩子真是心善……对对对,随时欢迎!”
她挂电话,脸上怒意全消,只剩谄笑。
转身看见桌上叶微澜没动过的煎蛋,冷笑一声,抄起盘子扔进水槽。
瓷盘裂开一道缝。
叶微澜走在小区路上,手指在袖口内侧摩挲着一枚金属片——那是她昨晚从姜婉儿梳妆台暗格里***的照片底片,上面有DNA检测报告编号开头。
她没打算现在揭穿。
太早出手,反而打草惊蛇。
她需要时间。
需要资源。
需要一场精准如手术般的反杀。
路过小区公告栏,一张新贴的通知吸引了她注意。
《关于本周六举办“清城青少年医学创新大赛”的通知》主办单位:市卫健委、谢氏医疗基金会奖项设置:一等奖奖金十万,获奖项目将纳入谢氏青年医师扶持计划报名截止:9月5日她停下脚步。
目光落在“谢氏医疗基金会”六个字上。
前世她从未关注过这类比赛。
那时她己经在三甲医院轮值,每天面对真实生死,哪有空参加学生竞赛?
但现在不一样。
这是她第一次可以光明正大展示医术的机会。
也是第一个能让她撬动资源的支点。
她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输入三个字:蜂巢计划下面列了西项:1. 参赛立项(创伤止血新材料)2. 获取实验室权限3. 接触谢氏技术评审团4. 查清姜婉儿高考成绩来源写完,她锁屏,抬头看向前方校门。
晨光洒在铁艺大门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她迈出一步。
脑中倒计时再次浮现:检测到潜在冲突风险,回溯程序待激活剩余使用次数:3/3她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这一世,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是主刀医生。
而有些人,很快就会成为她的手术台。
她抬手摸了摸耳后,那里有一块皮肤比别处略凉。
像是被人用冰镇过的镊子夹过一下。
这个感觉,从前世手术室最后一次心跳前,就开始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