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剑萧合鸣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同舟小舟无橹,随波逐流。

护城河宽不过十丈,夜色下却深得像一处幽谷。

两岸屋脊覆雪,瓦楞间偶有一两盏风灯,光晕昏黄,被风揉碎后撒在冰面,仿佛替河底幽魂点起招魂的幡。

苏听雪坐在舟头,紫竹箫横放膝上,指尖轻抚箫孔。

叶孤舟立于舟尾,右手负后,左手两指捏着一枚从岸边折下的枯苇。

苇叶早被霜雪浸透,指间稍一用力,便渗出细小水珠。

“当年我学箫,师父说箫是‘借人之气,吹己之心’。”

苏听雪先开口,声音低得似与雪落共振,“所以箫声不可欺人,也欺不了人。”

叶孤舟垂眸,指尖运力,枯苇断作两截,一截坠入水中,浮冰即刻将其吞没。

“剑也一样。”

他答,“剑出鞘时,心若迟疑,剑光便会迟疑。”

两句话,像两枚冰凌,轻轻撞在一起,发出几乎听不见的脆响。

小舟拐过一处桥拱,桥洞回声把两人的呼吸放大数倍。

苏听雪忽而抬手,拔下发间一根素簪,青丝散下,被风扬起。

她捏着素簪在舟板上轻轻一点,簪尖激起极细的冰屑,写下两个篆字:——“归鸿”。

“我自创的箫曲,只吹过一次。”

她抬眸,眼波在灯下像两丸浸水的墨玉,“今夜想听吗?”

叶孤舟没有回答,只是将照影剑横放膝前,屈指在剑脊上一弹。

“嗡——”剑鸣悠长,似龙吟,似冰裂。

“照影剑谱最后一式,也从未示人。”

他低声道,“你若吹,我便舞。”

二、试剑舟至河心,西野无人,唯有雪落。

苏听雪将箫抵唇,第一缕音飘出时,天地像被细线缝合,风止、雪停、水面无波。

箫声先缓后急,缓时如冰下暗泉,急时若霜刃破空。

叶孤舟身形随音而起,剑未出鞘,仅以鞘作剑。

一招“分光”,鞘尖挑起三朵剑花;二招“照影”,剑花碎成六瓣;三招“折梅”,六瓣化作漫天雪影。

每一道雪影落在舟板,竟凝为细小冰珠,串成一朵朵五瓣梅花,转瞬又被箫音震碎,化作齑粉。

苏听雪眸光微亮,箫声再转,音域陡然拔高,如白鹤唳天。

叶孤舟拔剑。

剑光映雪,雪映剑光,人与剑俱成琉璃之色。

最后一音收束,剑尖恰好停在苏听雪眉心前一寸。

雪粉簌簌落下,两人呼吸交缠,白雾交融。

“剑名照影,果不虚传。”

苏听雪轻声道。

“曲名归鸿,可鸿归何处?”

叶孤舟收剑,声音低哑。

苏听雪垂眸,指尖摩挲箫身那道旧裂痕:“也许归处不是天涯,是人心。”

三、初约小舟靠岸,岸边是一片废弃的梨园。

梨树早被雪压弯了腰,枝桠低垂,像无数素衣人在俯身行礼。

苏听雪先行上岸,足尖一点,踏枝不落雪。

叶孤舟随后,每一步却故意踩得极重,积雪“咯吱”作响,像要把什么尘封的东西踩醒。

园深处,有石亭半塌,亭内石桌上摆着一局未完的残棋。

苏听雪以箫作笔,在棋盘空白处画下一枚黑子,落于天元。

“十年前,我与人对弈,至中盘而局散。”

她声音淡淡,“如今续上,可愿接白?”

叶孤舟看她一眼,拈起一枚被雪埋住的石子,轻轻放在黑子旁。

“接。”

石亭外,雪忽然又密。

亭内,两人对坐,一箫一剑,中间是一局无胜负的棋。

苏听雪忽抬手,以箫尾挑起叶孤舟左手——那只手食指与中指骨节突出,是常年握剑留下的茧。

“十年前,我欠你一剑。”

她指尖在他掌心旧疤上划过,像雪片落在火炭上,“今日起,我陪你走一段,权当还债。”

叶孤舟反手握住她指尖,掌心相贴,温度交融。

“好。”

他只答了一个字,却像把十年风霜都吹散。

西、并肩雪下了一夜。

黎明时分,梨园深处忽起一阵剑啸箫鸣。

剑光如匹练,箫音似冰泉。

一株百年梨树被剑气拦腰斩断,断口平滑如镜;树倒未落,又被箫音托住,缓缓置于雪面,竟未扬起一片雪尘。

剑止,箫停。

叶孤舟与苏听雪并肩立于断树之前,衣袂相触,气息交融。

“剑与箫,原来可以如此。”

苏听雪轻声笑,眼中有光。

“剑与箫,本该如此。”

叶孤舟答。

两人相视一笑,雪色映在眼底,像替他们点亮了往后漫长的江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