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该不会对我有意思吧?
早读课的背书声穿透走廊,课间操的口号整齐响亮,只有韩青云和江清辞的同桌区域,始终笼罩着一层低气压。
江清辞的“高冷”不是刻意疏远,而是那种自带的疏离感——仿佛周围的喧闹都与她无关,连阳光落在她身上都要轻三分。
周一早读刚结束,韩青云正清点数学作业,就听见后排传来桌椅碰撞的声响。
郑宇成抱着半袋薯片,费劲地从座位上挪起来,薯片渣掉了一路,正好落在江清辞的椅子边。
“青云,数学作业借我瞟一眼,最后一道大题我卡了半小时。”
他大大咧咧地探过身,手肘不小心撞到了江清辞的桌角。
“啪嗒”一声,江清辞放在桌角的金属水杯摔在地上,水渍迅速在地面晕开。
她抬起头,目光像淬了冰,冷冷地扫过郑宇成:“走路看着点。”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郑宇成手里的薯片袋“咔嚓”响了一声,瞬间没了声音。
“对不起对不起!
我帮你捡!”
郑宇成手忙脚乱地去拾水杯,却被江清辞按住了手。
她的指尖微凉,力道却很稳:“不用。”
说完弯腰捡起水杯,拿出纸巾蹲下身擦地,动作利落干脆,全程没再看郑宇成一眼,仿佛他只是空气。
韩青云把作业往旁边推了推,递过自己的纸巾:“用这个吧,吸水。”
江清辞头也没抬,接过纸巾说了句“谢谢”,声音平淡得像在说天气,擦完地就把湿纸巾扔进垃圾桶,继续低头看自己的物理课本,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郑宇成缩回头,小声对韩青云说:“你同桌气场也太强了,比我们初中班主任还凶。”
韩青云没说话,只是看着江清辞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她用三种颜色的笔标注了重点,连公式推导步骤都写得一丝不苟,显然不是真的在生气,只是懒得应付多余的社交。
周二数学课,老师让韩青云讲解上周竞赛的附加题。
他刚在黑板上写完解题步骤,就听见江清辞在下面轻轻“啧”了一声。
韩青云回头看她,她正笔尖敲着桌面,冷冷开口:“第二步可以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比你这个辅助线方法快三倍。”
全班瞬间安静下来,连数学老师都愣了一下。
韩青云心里有点不服气,却还是笑着问:“那你上来写一下?”
江清辞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手腕轻转间,简洁的公式推导就出现在黑板右侧,步骤比韩青云的解法少了整整西步。
“确实更简洁。”
数学老师带头鼓掌,“江清辞同学对定理的运用很熟练,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江清辞放下粉笔,没说任何话,径首走回座位,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掸掉了衣服上的灰尘,全程没看任何人的反应。
韩青云站在黑板前,看着那行利落的板书,忽然觉得这个高冷同桌确实有资本——她的数学天赋丝毫不输自己,只是藏得很深。
周三班会课讨论班级公约,班长林薇薇刚说完“建议制定卫生轮值表”,郑宇成就举手:“我提议课间不准吃泡面!
上周有人在教室吃红烧牛肉面,味儿飘了半节课!”
他说着眼瞟后排的男生,引来一阵哄笑。
“无聊。”
江清辞突然低声评价,正好被顾临洲听见。
“江清辞有其他建议吗?”
顾临洲温和地问。
江清辞合上书,语气平淡:“与其纠结吃什么,不如增设图书角,按学号轮换图书,每周五放学后借阅,既能利用闲置书籍,又能减少课间打闹。”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连具体的借阅规则都一并说了出来,显然早就想过。
林薇薇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
我怎么没想到!”
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刚才吵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都在认真听她补充细节。
江清辞说完就重新翻开书,仿佛刚才发言的不是她,任凭周围讨论得热烈,她自岿然不动。
韩青云看着她低垂的眼睫,忽然发现她的高冷不是冷漠,而是一种专注——她只在班级的事上投入精力,对无关的喧嚣自动屏蔽。
周五统计作业时,韩青云拿着登记表走到江清辞面前:“核对一下这周的作业。”
她从桌子里拿出作业本,一本本码齐推过来,封面干净得没有一丝折痕。
韩青云翻开核对,发现每道题的步骤都写得像标准答案,连老师的批改都只有“优”和偶尔的“解法新颖”。
“你这道题的解法,比参考答案还简洁。”
韩青云指着一道几何题,“我当时想了半天辅助线,你首接用了坐标系转换。”
江清辞抬眼看他,目光里没了平时的冰冷,多了点认真:“几何题用代数解法更稳妥,辅助线太依赖灵感。”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最后一步计算错了,应该是根号七,不是根号五。”
韩青云愣了一下,低头看自己的试卷,果然在最后一步标错了数字。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谢了,我都没发现。”
“不客气。”
江清辞收回目光,开始收拾书包,动作依旧利落。
韩青云想起周一被郑宇成踩坏的橡皮,从书包里拿出一块新的递过去:“这个给你,上次郑宇成不小心……不用。”
江清辞首接拒绝,从自己的笔袋里拿出一块崭新的橡皮晃了晃,“我当天就买了新的。”
她的语气没有不耐烦,只是陈述事实,仿佛接受别人的东西是件麻烦事。
这时郑宇成抱着作业本哀嚎:“青云救我!
数学老师说我这周缺交两次作业,要罚抄公式五十遍!”
江清辞路过他座位时,脚步顿了顿,冷冷丢下一句:“公式抄三遍就够了,重点是理解推导过程,死抄没用。”
郑宇成愣了半天,对着她的背影喊:“谢……谢谢清辞同桌!”
江清辞没回头,径首走出了教室,浅灰色的校服裙在门口一闪就不见了。
“她居然会给我提建议?”
郑宇成一脸不可思议,“我还以为她眼里根本没我这号人,她该不会对我有意思吧?”
“开玩笑,你这种上大专都费劲的人,她会看上你?
起码也先过我这啊。”
韩青云把登记表收好,看着江清辞消失的方向,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只是不爱说话,不是不懂道理。”
他想起刚才她指出自己计算错误时的认真,想起她提议图书角时的条理,忽然觉得这个高冷同桌,像一本需要耐心翻阅的精装书,封面冷淡,内里却藏着惊喜。
办公室里,顾临洲翻着江清辞的周记本。
别的同学写了满满三页的开学感受,她只写了五行:“新班级秩序尚可。
数学科代表解题步骤冗余,但计算能力不错。
图书角建议己采纳。
下周开始带《时间简史》到班级借阅。”
字迹凌厉,却比开学时多了几个具体的人名。
顾临洲笑着在评语栏写下:“期待看到你的《时间简史》,也期待你和同学多些‘解题步骤’之外的交流。”
窗外的夕阳正好落在字迹上,给那行冷冽的字迹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高一(3)班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冰山与暖阳的碰撞,才刚刚开始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