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巷里的交易与第一笔收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五天后的赶集日,表叔果然来了。

林建国趁着母亲在灶房忙活,拉着表叔到院角,把布包打开,小声说:“表叔,这是黄芪,您帮我问问,镇上有没有人收?

我想换点粮食。”

表叔伸出手指,轻轻捏住黄芪的根部,仔细地感受着它的质地和重量。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这根黄芪的品质并不是很满意。

“现在这世道啊,管得可严了,‘投机倒把’得帽子可不能随便乱戴哦。”

表叔摇着头,语气有些无奈地说道。

林建国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他焦急地看着表叔,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不过呢……”表叔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倒是听说药材站的老周,他私下里会收一些草药。

只是他不敢在站里收,得去镇东头的那条死胡同,趁着没人的时候偷偷交易。”

林建国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连忙问道:“那他收黄芪吗?

价格怎么样?”

表叔苦笑一声:“他收是收,但是压价压得可狠了。

你这点黄芪,估计换不了多少粮食哦。”

林建国的心猛地一沉,但很快又提了起来。

他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压价也没关系,只要能换点粮食就行。

表叔,您能不能帮我约个时间和老周见个面呢?”

表叔看着林建国那急切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同情。

他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吧,我下午去赶集的时候,顺便跟老周说一声。

晚上七点,你去胡同口等着,记住,别带太多人,也别声张。”

夜幕降临,林建国怀揣着那包黄芪,趁着夜色匆匆赶往镇上。

一路上,西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他紧紧攥着布包,手心里全是汗水。

他的心跳得厉害,既害怕被人发现,又期盼着能够顺利地把黄芪换成钱。

镇东头的死胡同里没灯,黑黢黢的。

林建国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里面有人低声喊:“是送黄芪的不?”

他应了一声,走进去,看见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个手电筒,照了照他手里的布包,又捏了捏黄芪:“品相还行,就是少了点。

这样,五块钱,你愿意就卖,不愿意我就走。”

林建国心里算了算,五块钱能买二十斤玉米面,够家里吃大半个月了。

他咬咬牙:“行,卖!”

老周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递给他,接过黄芪,转身就消失在黑暗里。

林建国攥着五块钱,手心滚烫,他不敢多待,赶紧往村里跑。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钱去了镇上的粮店,买了二十斤玉米面,又去供销社,用剩下的一块二毛钱,买了一小块蓝布——够给招娣补棉袄了。

回到家,他把玉米面倒进粮缸,看着粮缸终于满了些,又把蓝布递给招娣:“招娣,哥给你买了布,让娘给你补棉袄。”

招娣拿着布,高兴得跳起来,母亲坐在一旁,眼里含着泪,却笑得很开心:“这下好了,孩子们不用饿肚子了。”

林建国看着家里的笑脸,心里松了口气,可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他得再找些能赚钱的门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