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的"修"字接触不良,每隔三秒就闪烁一次,将他的影子投在玻璃门上时明时暗。
推门时风铃没响——铃舌被人为摘除了。
候诊区弥漫着苦橙混合消毒水的气味,杂志架上整齐排列着三年前的《心理学报》。
陆沉的视线落在接待台的计算器上:液晶屏显示着"71:07:33",数字正以秒为单位递减。
"苏医生在等您。
"声音从身后传来,陆沉条件反射地按住配枪。
穿浅蓝制服的护士不知何时出现在走廊阴影处,胸牌上"温宁"两个字有些褪色。
她引路时左脚略微跛行,白球鞋右帮有新鲜的开胶痕迹。
诊疗室比想象中空旷,西壁贴满消音棉。
苏映真背对门口站在窗前,白大褂下摆沾着几点暗红,像是咖啡渍。
当百叶窗缝隙间的阳光扫过她左手时,陆沉注意到她无名指戴着枚造型奇特的戒指——戒面是块不规则的镜面碎片。
"比预计晚了两小时。
"苏映真转过身,泪痣在阴影中像颗凝固的血珠,"看来你去了趟技术科。
"陆沉眯起眼睛。
女人手边的檀木茶几上放着个透明证物袋,里面正是他从案发现场带走的镜片。
"解释一下这个。
"陆沉将印有倒计时照片的手机推过去。
照片里解剖室的时钟显示"71:12:09",此刻诊疗室挂钟显示"70:58:17",时间精确同步。
苏映真用钢笔轻敲笔记本:"倒计时结束会有第十二面镜子破碎。
"她突然掀开沙发上的防尘布,露出底下由碎镜拼成的城市沙盘,"这是根据近三年失踪案制作的。
"沙盘中,十二处微型建筑模型顶部嵌着镜片,其中七面己经碎裂。
陆沉认出青河公寓的模型旁标注着"7/12",冰箱里玻璃瓶的数字对应上了。
"周正不是第一个。
"苏映真从档案袋抽出照片。
泛黄的画面里,二十岁模样的周正躺在手术台上,面部覆盖着半透明薄膜,"这是2009年美杜莎计划的志愿者名单。
"名单第三页被刻意撕去,残留的纸缘可见半个指纹。
陆沉用证物袋里的镜片对准灯光,发现碎片边缘恰好能补全那个指纹——是右手中指第一关节的弧形纹路。
"死者指甲里的镜片来自这里。
"苏映真拉开窗帘,露出隐藏在纱帘后的镜柜。
其中一格空着,边框残留着金漆数字"7"的痕迹,"每治疗一个病人,我就会取下一块镜子。
"窗外突然传来重物倒地声。
陆沉冲出去时,护士温宁倒在配电箱旁,后颈插着片镜面碎片。
她抽搐的手指在地面划出血痕,最终停在电闸开关旁——整层楼瞬间断电。
应急灯亮起时,苏映真己不见踪影。
温宁的护士服口袋里露出半张车票:今日14:30开往临江市的城际大巴,座位号7A。
陆沉在护士站电脑里调出就诊记录。
最近三个月共有七位患者预约过"镜像认知治疗",名单最后一位的名字让他瞳孔骤缩:林小唯,预约时间昨天下午西点十五分。
手机在这时震动,技术科发来镜片成分分析报告。
除普通玻璃外,检测出微量氯化铯和氧化镧——这类特殊光学玻璃通常用于制作潜望镜。
报告末尾附了条手写备注:"比对战时军工档案发现匹配,建议查1987年棱镜项目。
"雨又下了起来。
陆沉站在诊所后巷的监控死角,发现墙根处有新鲜的车辙印。
泥浆里沉着半片被碾碎的名牌,只能辨认出"光明工"三个字。
当他拨通林小唯电话时,听筒里传来奇怪的沙沙声,像是有人用指甲刮擦麦克风。
第七声铃响后接通了,传来的却是苏映真的声音:"陆警官,看看你右边口袋。
"陆沉摸到张不知何时被放入的拍立得照片。
画面上是间镜面密室,林小唯被绑在椅子上,面部正在缓慢溶解。
照片边缘印着血手印,小指以不自然的角度弯曲着——和陆沉、周正如出一辙的旧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