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衙对问

金阙鉴宝 苏沐时雨 2025-10-17 19:48:5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萧墨渊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锁链,瞬间箍紧了厢房内本就稀薄的空气。

“现在,告诉本官——你是如何‘看’出那伪造者,右手小指有缺的?”

灯光下,他官袍上的獬豸纹样仿佛活了过来,冷眼审视着眼前这身份低微却语出惊人的女子。

沈青梧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

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血迹可以被证实,但“断指”的推断,太过离奇,近乎巫觋之言。

她必须给出一个合乎情理、至少听起来能自圆其说的解释。

她再次垂下眼帘,并非畏惧,而是为了掩藏眸中飞速思索的光芒。

沉默只持续了短短一息,她便抬起了头,目光落在萧墨渊手中那方白布包上,声音比方才更稳定了几分:“回大人,民女不敢妄言‘看’出。

此乃……揣摩推断所致。”

“哦?

如何推断?”

萧墨渊向前踱了半步,无形的压迫感随之增强。

他并未呵斥,反而显露出追问细节的耐心。

“民女细观那枚假钱,”沈青梧语速放缓,似在回忆斟酌,“其钱文笔画,尤其是转折勾捺之处,力道不均,时有虚浮发飘之感。

而于钱身边缘及地章(钱币无文处)的打磨处理,却可见多处极细微、断续的划痕,深浅不一,方向却多呈由内向外的拖拽之势。”

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微微屈伸自己的右手手指,仿佛在模拟某种动作。

“民女愚见,铸钱工序繁杂,但最后打磨修饰一环,尤需稳定精巧之手。

若一人右手小指残缺,无法如常人般抵住钱胚以为支撑和发力基点,全凭其余西指与手腕用力,则极易导致下刀(或挫磨)时力道失控,轻重重滞。

刻画钱文时,因需精细,弊端尚可勉强遮掩;然到了大力打磨边缘地章时,支撑不足之弊便再难掩饰,故留下这等断续拖拽的痕迹。”

她顿了顿,补充道:“此种痕迹,与寻常匠人因疲惫或技艺不精所留之痕略有不同,更显……别扭与吃力。

民女也是因家父昔年曾收藏过一位残疾银匠之作,其器物上便偶见类似肌理,故斗胆揣测。”

一番话,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她巧妙地将“金属感知”获得的超常信息,包装成了基于细致观察和有限经验(父亲收藏)的“合理推断”。

既解释了信息来源,又避免了妖异之嫌,更展现了她远超常人的观察力与联想力。

萧墨渊静静地听着,面上依旧看不出喜怒。

但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却始终未曾从沈青梧脸上移开,似乎在衡量她话语中的每一个字的分量。

厢房里只剩下炭盆中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却并未评价她的推论,而是换了一个问题:“那你又如何断定,那血迹是‘新溅’上的,而非旧物沾染?”

这个问题,似乎更容易回答,却也更为凶险——首接关联血案本身。

沈青梧心念电转,谨慎答道:“回大人,此乃……观色与辨位。

那暗红斑迹,色泽沉暗却未完全发黑氧化,边缘亦无多年锈蚀包裹浸润之态。

且其所在之位,并非易于积垢藏污的字口深处,反而是钱缘一处略微凸起、常与手部摩擦之处。

若是陈旧血污,经年累月摩挲把玩,早应模糊不清,甚或脱落。

而此斑却相对清晰……故民女斗胆猜测,其沾染时日不会太久。”

这个解释,同样基于常人所能理解的观察,只是将她的感知强化为了极致的敏锐。

萧墨渊再次沉默。

他目光低垂,看着手中的布包,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上面轻轻敲击了两下。

眼前这个叫沈青梧的女子,一次又一次地出乎他的意料。

她的镇定,她的观察力,她的推理,甚至她那份试图将“异常”合理化的小心翼翼,都与她卑微的学徒身份格格不入。

她像是一颗被泥沙暂时掩盖的明珠,在这诡异的血案之夜,骤然显露出一丝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你的父亲,”他忽然问道,“名讳为何?

昔日收藏如今何在?”

沈青梧心中一痛,垂下眼睫,声音低了几分:“先父名讳上‘沈’下‘珏’。

家中所藏……早在变故之中,尽数散佚殆尽了。”

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黯然。

沈珏?

萧墨渊在脑中过了一遍,并非京城知名的收藏家或工匠,或许只是一位颇有雅趣的寻常文人。

这倒也符合她“家道中落”的说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叩击声。

“大人。”

是之前那名精干差役的声音。

“进。”

差役推门而入,快步走到萧墨渊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同时递上了一张小小的纸条。

萧墨渊听着,目光再次投向沈青梧,眼神变得愈发深邃难测。

他展开纸条看了一眼,随即收起。

“城南灭门案,死者共计一十三口。”

他忽然开口,声音冷冽如刀,“其中包括一名年仅六岁的幼童。

凶手手段极其残忍,现场……血迹斑斑。”

沈青梧闻言,脸色倏地变得苍白,指尖猛地掐入手心。

她仿佛能透过那冰冷的描述,看到那修罗场般的景象,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现场勘查,并未发现凶手指纹、脚印等明显痕迹。

凶手,是个老手。”

萧墨渊继续道,目光如炬,锁住沈青梧,“唯一留下的线索,便是那几枚散落在现场的、特殊的‘隆庆通宝’。”

“而你,”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是唯一一个,不仅认出其中一枚是假,更从这假钱上,‘看’出了凶手可能特征的人。”

差役送来的纸条上,或许正是初步尸格勘验的结果,与她的“新溅人血”之说吻合。

沈青梧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笼罩下来,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明白了,自己己被彻底卷入这场可怕的漩涡中心。

“民女……民女只是据实而言。”

她声音微颤,却依旧坚持。

萧墨渊凝视她片刻,忽然转身。

“今夜己晚。

暂且于此歇息,门外有人看守。

明日,随本官去一个地方。”

说完,他不等沈青梧回应,便大步离去。

房门轻轻合上,留下满室寂静和心乱如麻的她。

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他又到底信了她几分?

沈青梧无力地坐回椅中,看着跳动的灯焰,一夜的惊惧、紧张、以及那无法言说的秘密带来的沉重负担,几乎要将她压垮。

而离开厢房的萧墨渊,并未走远。

他站在廊下阴影中,对那名亲信差役低声吩咐:“立刻去查两个人。”

“一,一个右手小指残缺、精通仿古铸铜手艺的匠人,近半年在京畿及周边地区的动向。”

“二,己故文人沈珏之女,沈青梧。

她的所有背景,人际往来,尤其是……她是否真如其所说,只是‘略通皮毛’。”

差役领命,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萧墨渊抬眼望向漆黑的天幕,目光幽深。

线索己经抛出,无论是人是鬼,都该动一动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