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冷院舔师
车帘被一把掀开,李公公独自跳下车,他今日没穿常服,只着了件素色短褂,刚落地便急步绕到车另一侧,伸手去扶高掌柜——指尖触到对方衣袖时,才发觉自己掌心竟全是汗,连额前的汗珠都顺着脸颊往下淌,连擦都顾不上。
高掌柜背着木箱刚站稳,就被李公公一把攥住手腕。
李公公没多说一个字,只眉头紧锁,头埋得极低,拉着人就往侧门方向快步走,脚步急促得几乎要小跑起来,连呼吸都带着几分发紧的慌。
高掌柜被他拉得踉跄了两步,见李公公这副急得捏了把冷汗的模样,也知事情容不得耽搁,便顺着他的力道加快脚步,半句疑问都没提。
两人拐进一条僻静的宫巷,巷壁爬满枯藤,连阳光都透不进来,李公公这才终于开口,声音压得极轻,还带着未平的喘息:“高掌柜,您可算来了!
再晚一步,娘娘要是等急了,咱家可担待不起!”
“公公莫急,老朽这就跟您走。”
高掌柜稳住身形,木箱在背上轻轻晃动。
“不是咱家急,是娘娘那边不能慢!”
李公公脚步没停,语气里添了几分焦灼,“您是不知道,娘娘为了请您来教公主,前几日特意托咱家递话,眼神里那盼头……要是让她等久了,指不定心里多难受。”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得严肃,抓着高掌柜手腕的力道又紧了几分,“您记好了,到了里头,就专心教导公主读书识字,宫里的闲言碎语、冷宫的人情往来,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问。”
“还有,千万别提从前宫里的事,也别露半分陛下的态度,免得惹娘娘心烦。”
李公公补了这句,才稍稍松了些力道,眼神里满是叮嘱。
高掌柜心头一沉,想起当年林氏在府中时的明媚模样,再联想如今的处境,喉间竟有些发堵,只重重应了声:“老朽明白,定守着本分,只教公主学问,其他一概不沾。”
两人快步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终于出现一道斑驳的朱漆门,门楣上的“冷宫”二字早己褪色,门环上锈迹斑斑。
李公公停下脚步,从袖中摸出一把铜钥匙,手都有些抖,***锁孔时“咔哒”一声轻响,门轴转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是许久未曾开启。
“进去吧,娘娘和公主就在里头的偏殿。”
李公公推开门,却不敢往里多迈一步,只往后退了退,又补了句,“对了,陛下那边己默许您在冷院西侧的耳房住下,日常用度会有人送来,您不用再往返宫外,也省得惹人注意。
我在外头等着,您先去见娘娘,千万别耽搁太久。”
高掌柜点点头,想着终于能为故主女儿效力,嘴角轻轻弯起,无声笑了笑,背着木箱跨进门槛。
刚迈过两步,身后的宫门便“咚”的一声猛地紧闭,声响震得冷院的青苔都似颤了颤,瞬间将宫外的气息彻底隔绝。
他先去西侧耳房放下木箱,简单收拾妥当,还从箱底摸出个用油纸包着的糖葫芦——这是他来之前特意在巷口买的,想着给素未谋面的公主当见面礼。
随后便朝着偏殿走去,刚到殿门口,就见林氏坐在窗边,素色布裙衬得她面色愈发清淡,身旁立着个十西五岁的侍女,梳着双环髻,眉眼温顺,正是一首陪着林氏和萧瑶在冷宫度日的小婳。
小婳见高掌柜进来,连忙轻声提醒:“娘娘,高掌柜来了。”
林氏闻言缓缓起身,对高掌柜道:“高掌柜,辛苦你了。
往后,阿瑶的功课,就全拜托你教导。
小婳平日里会照看阿瑶的起居,你们遇事也能有个照应。”
高掌柜躬身应下:“娘娘放心,老朽定尽心教公主学问,也多谢小婳姑娘帮忙。”
话音刚落,他无意间望向殿外——只见萧瑶扎着双丫髻,正蹲在廊下,小婳手里捧着一小袋花种,耐心地帮萧瑶把种子分到掌心,萧瑶则笨拙地往土里埋着,笑得眉眼弯弯。
高掌柜心头一暖,便拿着糖葫芦走出殿门,轻手轻脚走到萧瑶身边,故意把糖葫芦举得稍高些,笑着逗她:“公主,你看这是什么?”
萧瑶抬头见是裹着晶莹糖衣的糖葫芦,眼睛瞬间亮了,嘴角立刻弯成小月牙,笑得露出两颗浅浅的梨涡,小手巴巴地伸过来:“要!
阿瑶要吃!”
高掌柜笑着把糖葫芦递过去,萧瑶接过来就张大嘴巴咬了一大口,糖衣在嘴里化开,甜得她眼睛都眯了起来。
一旁的小婳见她吃得急,连忙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叮嘱:“公主慢些吃,别噎着啦。”
日子就这么过了。
冷院的青苔枯了又绿,廊下的花苗开了又谢,高掌柜每日教萧瑶读《千字文》、写毛笔字,萧瑶学得认真,偶尔会拿着写歪的字问“先生,这个‘瑶’字是不是像小花朵”;小婳每日打理起居,会把萧瑶的课本叠得整整齐齐,也会在天气好时,陪萧瑶在院里放风筝;林氏则常在窗边看着这一幕,偶尔会为他们添一杯热茶,冷院的沉寂里,渐渐多了些细碎又温暖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