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下是柔软温暖的锦褥,身上盖着轻暖的棉被,房间里有淡淡的安神香气息。
这与之前露宿街头、冻得蜷缩在墙角的日子相比,恍如隔世。
然而,长期的流浪生活让他即便在睡梦中也保留着一丝警觉,窗外巡夜家仆走过的细微脚步声,依旧能让他眼皮微动。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小乞儿便自发地醒了。
他动作利落地穿好那身崭新的棉袍,将床铺整理得一丝不苟——这是流浪时养成的习惯,尽可能不让自己的存在显得凌乱碍眼。
有伶俐的小丫鬟端来热水让他净面,又送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熬得糯软的肉糜粥和几个精致的小点心。
小乞儿看着这些食物,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口小口地,极快地吃完了,甚至下意识地想将最后一点粥渍用指尖抹去,但及时止住了,只是默默地将碗筷放回托盘。
“老爷和夫人请小公子去前厅呢。”
丫鬟笑着引路。
前厅之中,陈员外与夫人己然在座。
除了他们,还有一个约莫六七岁,穿着宝蓝色绸缎袄子,虎头虎脑的男孩,正好奇地打量着走进来的小乞儿。
这便是陈员外的独子,陈少杰。
“孩儿给父亲、母亲请安。”
陈少杰像模像样地行了个礼,随即目光就黏在了小乞儿身上,“父亲,他就是您昨天带回来的那个小乞丐吗?”
语气首率,并无恶意,纯粹是孩童的好奇。
“少杰,不得无礼。”
陈夫人轻声呵斥了一句,转而温和地对小乞儿道,“孩子,昨夜休息得可好?
吃得可还习惯?”
小乞儿点了点头,规规矩矩地向着陈员外和夫人行礼:“回老爷、夫人,很好。
谢谢老爷、夫人。”
陈员外见他举止虽有些拘谨,但礼数周到,心中更喜,笑道:“不必多礼。
过来坐下。
稍后我请了城外寒山寺的慧明大师过来,为你瞧瞧,也为你取个名字。”
“取名?”
小乞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茫然。
名字,对于他而言,曾经只是个模糊的符号,甚至可能只是其他乞丐随口叫的诨号。
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名字,意义非凡。
陈少杰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你没名字吗?
那我以后叫你什么?
喂?
还是小个子?”
他比小乞儿高了半个头,身形也壮实些。
小乞儿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低下头。
陈员外瞪了儿子一眼:“少杰,以后他就是你的玩伴,也是书童,需以兄弟之礼待之,不可欺侮。”
陈少杰撇撇嘴,但也没反驳,只是依旧好奇地打量着小乞儿。
约莫半个时辰后,管家来报,慧明大师到了。
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袍,手持念珠,眉须皆白,面容清癯的老僧缓步而入。
他步履从容,眼神澄澈,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气质。
“阿弥陀佛,陈施主,夫人,别来无恙。”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声音平和。
“有劳大师冒寒前来。”
陈员外连忙起身还礼,陈夫人也颔首致意。
寒暄过后,陈员外说明了请大师来的意图。
慧明大师目光转向安静站在一旁的小乞儿,招了招手:“小施主,请近前来。”
小乞儿依言走上前。
慧明大师并未立刻说话,只是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尤其是那双眼睛,又轻轻抬起他的手,看了看指掌骨骼,手指微掐,似在推算什么。
厅中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
陈少杰也难得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看着。
良久,慧明大师松开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随即恢复平静,缓缓道:“阿弥陀佛。
此子骨相清奇,命途多舛,然……眉藏慧根,眼含灵光,非是凡俗久困之相。”
他顿了顿,看向陈员外:“陈施主昨日元日将其带回?”
“正是。”
“元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慧明大师沉吟道,“此子与‘初’字有缘。
初者,始也。
万物之本,大道之始。
涤荡旧尘,方见真我。
老衲观他气息,虽微弱,却隐含一丝先天未泯之机,正合此意。”
“初……”陈员外喃喃念道,眼中一亮,“陈初?
好!
一元初始,寓意深远,既是新生的开始,也暗合他踏入我陈府之缘起。
大师,此名甚好!”
陈夫人也微笑着点头:“陈初,听起来也响亮端正。”
慧明大师看向小乞儿,温声道:“小施主,从今日起,你便叫陈初,可好?”
小乞儿——如今是陈初了,他抬起头,看着慧明大师慈和而深邃的眼睛,又看了看面露赞许的陈员外和夫人,心中仿佛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动。
他不太明白“一元初始”、“先天未泯”这些词的具体含义,但他能感受到这个名字所承载的善意与期望。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向着慧明大师,也向着陈员外和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陈初……谢谢大师赐名,谢谢老爷、夫人!”
声音虽仍带着孩童的稚嫩,却比之前多了几分坚定。
“陈初?
哈哈,你有名字了!”
陈少杰跳了过来,拍了拍陈初的肩膀,“我叫陈少杰,以后你就跟着我啦!
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
他拍着胸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陈初被他拍得身子微晃,看着眼前这个热情洋溢的少年,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嘴角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露出一个几乎看不出的浅笑。
慧明大师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宣了声佛号,对陈员外道:“陈施主广积善缘,此子将来或非池中之物,善加引导,必有所成。”
言罢,便告辞离去。
陈员外亲自将大师送出府门,回来时,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正式对府中上下宣布,陈初从此便是陈府的一员,是少爷陈少杰的伴读与玩伴,需以礼相待。
自此,陈初真正在陈府安顿下来。
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一个充满希望与开始的名字。
他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以及一个……看起来有些吵闹,但心思不坏的“少爷”伙伴。
命运的轨迹,在这个元日之后,似乎真的指向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初始”。
而慧明大师那句“非是凡俗久困之相”的批语,如同一声微不可察的谶言,悄然融入了天阙城冬日温暖的阳光中,等待着未来的应验。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