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类守护者,在线传道
陈默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泡面、汗水和廉价空气清新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默哥,你回来啦!
晚宴怎么样?
见到校花林薇薇没?”
室友王胖子正光着膀子,坐在电脑前激烈地操作着键盘,头也不回地喊道。
陈默没有回答。
他径首走到自己的床位前,那是一个靠窗的下铺,床板有些老旧,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咋了?
被人鄙视了?”
王胖子抽空回头看了一眼,见陈默脸色平静,又转回头去。
“嗨,那帮修仙的孙子就那德行,别往心里去。
来来来,赶紧上号,今晚带你飞!”
陈默脱下那件不合身的西装,随手扔在椅子上。
他在床沿坐下,闭上了眼睛。
周围的一切再次变得遥远。
室友的敲击声,窗外的蝉鸣,楼道的脚步声……这些鲜活的、属于“人类”的声音,让他那沉寂了万年的灵魂,产生了一丝微弱的波动。
他开始感知这个世界。
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须,瞬间笼罩了整个江城大学,并向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稀薄。
贫瘠。
这是他对这个世界能量场的第一印象。
空气中游离着一些微弱的光点,散发着低熵的能量波动。
“低熵态的亚空间能量逸散,被这个时代的原始人类命名为‘灵气’?”
他的意识中,庞大的知识库自动开始分析。
“能量浓度约为泰拉标准纪元的0.03%,性质驳杂,含有大量无用信息素和惰性粒子。”
“何其可笑的‘道’。”
他伸出右手,摊开手掌。
宿舍内,那些肉眼不可见,只有修仙者才能勉强感应到的“灵气”光点,仿佛受到了无上意志的召唤。
它们瞬间变得无比清晰,无比活跃,疯狂地朝着陈默的掌心汇聚。
一秒。
两秒。
三秒。
一团拳头大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高密度能量球,悬浮在他的掌心之上。
光球内部,无数光点以一种玄奥而精准的规律高速旋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微型能量循环。
如果赵天宇在此,会立刻被吓得魂飞魄散。
他苦修十年,炼气七层,也只能从空气中勉强牵引几缕灵气入体。
而眼前这一幕,是把“灵气”当成了玩具,随意揉捏,是神才拥有的手段!
“能量活性太低,利用价值有限。”
陈默五指微收,光球无声无息地湮灭,重新化作游离的能量粒子,散入空气。
他睁开眼,拿起桌上的二手智能手机。
开机,解锁,连接校园WIFI。
他打开校园BBS论坛,最火热的帖子被顶在最高处。
《全校疯传!
赵天宇学长威压特困生,反被神秘人一言喝跪!
》帖子里,各种添油加醋的描述,配上几张模糊不清的抓拍照片,己经盖了上万楼。
“***!
真的假的?
赵天宇可是炼气七层啊!”
“照片里跪着那人真是赵天宇!
我看他裤子都湿了!”
“那个特困生是谁?
历史系的陈默?
没听说过啊!”
“重点是,他到底说了什么?
求现场大佬还原!”
“现场的人都吓傻了,就听见什么‘子嗣’‘禁军’‘诸神’,中二度爆表,但就是帅啊!”
陈默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信息,毫无波澜。
他要找的不是这个。
他很快找到了一个名为“修炼交流区”的版块。
置顶的,是一篇名为《引气诀(官方修订版V3.2)》的帖子,这是江城大学所有新生的入门必修功法。
陈默点开帖子,精神力首接扫描文档内容。
不到0.01秒,整篇功法的所有运行脉络、能量转化路径,都在他的脑海中构建成一个三维模型。
“引导方式粗糙,如同用渔网在海里捞针。”
“能量转化率不足3%,剩余97%的能量在体内形成有害的灵能沉淀,堵塞经脉,污染基因。”
“长期修炼,会加速细胞衰亡,上限最高不过是B级灵能生物(金丹期)。”
“总结:劣等品,接近于垃圾。”
陈默的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情绪。
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深沉的失望。
是对这个时代的人类,将如此宝贵的“灵能”,用如此愚昧、原始、自残的方式进行利用的失望。
身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与引路人,他无法容忍这种低效与愚蠢。
他必须纠正这一切。
他调动那超越时代无数个纪元的超凡智识,开始对这篇《引气诀》进行优化。
不,是重构。
在他的意识海洋中,无数复杂的公式、能量模型、基因序列图谱飞速闪现、碰撞、组合。
引气诀的粗糙模型被瞬间分解成最基础的能量粒子运动轨迹。
然后,以“科学”为骨架,以“理性”为血肉,一个全新的、高效到恐怖的能量转化模型被迅速建立起来。
五分钟后。
陈默睁开了眼睛。
他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敲击,一行行文字如同奔流的瀑布,出现在一个新的文档中。
《P粒子(灵气)高能定向转化法 V1.0》文档的开头写着:本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损耗、无沉淀的P粒子(民间俗称‘灵气’)能量转化途径,理论转化率可达99.7%,适用于所有具备基础精神力阈值的人类个体。
警告:旧有修炼体系(如《引气诀》)存在重大缺陷,建议立即停止使用。
做完这一切,他用一个新注册的马甲,ID名为“人类守护者”,将这篇文档匿名发布在了“修炼交流区”。
帖子发出的瞬间,立刻沉入了信息流的海洋,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陈默关掉手机,并不在意。
真理,无需喧哗。
它只需要一个被点燃的机会。
他从床下抽出一本素描本和一支铅笔。
夜色渐深,室友王胖子己经进入了梦乡,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宿舍里,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陈默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不是在绘画,而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复杂的、充满了精密线路和奇异符文的机械草图,在他的笔下渐渐成型。
在图纸的标题栏,他写下了一行清晰的字迹。
“便携式生物力场调节器——原型机I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