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笨拙的招募与天才的集结
“传承之章”大赛的目标虽然清晰,但“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提醒,此刻成了横在他面前最现实的难关。
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生,该去哪里寻找能并肩作战的队友?
琪亚娜学姐活力十足,但总觉得有些不靠谱。
芽衣学姐沉稳可靠,可身为学生会长,定然事务繁忙。
林墨的脑海中闪过几个身影,最终聚焦在两个人身上:音乐教室里那位吹奏着空灵口琴的学姐,和计算机房里那位技术强得令人咋舌的学姐。
他首先走向音乐教室。
还未进门,一阵悠扬而略带孤寂的口琴声便飘入耳中,仿佛独自伫立在旷野中仰望星辰。
林墨放轻脚步,看见窗边坐着一位灰绿色短发的少女——正是温蒂。
她闭着双眼,完全沉浸在旋律的世界里。
一曲终了,温蒂睁开眼,注意到门口的林墨,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温和却带着些许距离感的微笑:“同学,你找谁?”
“呃,温蒂学姐?”
林墨有些紧张地摸了摸后颈,“我是高一的新生,林墨。
刚才……你的口琴吹得真好听。”
“谢谢。”
温蒂轻轻颔首,将口琴收好,“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林墨深吸一口气,“拉格纳老师推荐我参加‘传承之章’游戏创作大赛。
我觉得……游戏中的音乐至关重要,能传递许多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
所以,想冒昧地问一下,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团队?”
他说得有些磕巴,脸上微微发烫。
温蒂安静地听着,眼神清澈却仿佛蒙着一层薄雾。
待林墨说完,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柔和而坚定:“谢谢你邀请我,林墨同学。
但我……习惯一个人了。
音乐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团队合作……我可能不太擅长,担心会拖累大家。”
她微微低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琴。
“绝对不会!”
林墨急忙道,“你的音乐里充满了故事!
我刚听的曲子,就感觉……像是在守护着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有些孤独,却又非常温柔而有力。
这种情感表达,对游戏来说太重要了!”
温蒂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料到林墨能捕捉到她音乐中的情绪。
但她依旧摇了摇头,带着歉意笑了笑:“抱歉,林墨同学。
我……还是想独自待着。
祝你找到合适的队友。”
说完,她拿起乐谱,微微欠身,离开了音乐教室。
首次尝试便遭婉拒,林墨心里有些失落,却也不算太意外。
他转身走向计算机房,那里还有一位他渴望争取的“大神”。
计算机房里异常安静,只有服务器风扇低沉的嗡鸣。
布洛妮娅·扎伊切克坐在角落的高性能终端前,银灰色的长发垂落肩头,冰蓝色的眼眸专注地盯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和算法逻辑随着她的操作不断构建、优化、验证。
林墨悄悄靠近,屏息静气地旁观。
她正在调试一个物理引擎的碰撞检测模块,只见她指尖翻飞,几行简洁高效的代码替换掉原本冗长的部分,模拟画面中的物体交互瞬间变得流畅自然,反馈精准得惊人。
这技术水平,远超普通学生。
林墨鼓起勇气上前:“布洛妮娅学姐?”
布洛妮娅没有立刻回应,首到敲完一个段落的回车键,才缓缓转过头,眼神平静无波,宛如深不见底的寒潭:“什么事?”
她的声音也带着同样的清冷。
“布洛妮娅学姐,我是新生林墨。”
他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我想参加‘传承之章’游戏大赛,急需一位技术核心。
你的技术……非常厉害!
请问,是否有兴趣加入我的团队?”
布洛妮娅的目光在林墨脸上停留了两秒,像是在进行快速扫描评估。
随后,她转回头,视线重新回到屏幕,手指继续在键盘上跳跃:“没兴趣。”
“为什么?”
林墨追问,“大赛的平台很大……效率低下。”
布洛妮娅打断他,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客观事实,“新生团队,项目规划模糊,成功概率低于10%。
不符合最优决策原则。”
她甚至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林墨一时语塞。
布洛妮娅的拒绝比温蒂更为首接,也更冰冷,完全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判断,不带丝毫个人感情。
接连被拒,林墨却没有气馁。
他想起拉格纳老师说的“潜力不是靠嘴上说的”。
他必须做点什么,证明自己并非空想,证明这个项目值得她们投入。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打开笔记本。
温蒂的音乐和布洛妮娅的操作在他脑中交织。
他打开绘图软件,笨拙地操作起来。
画技虽一般,但他努力描绘出心中的感受:一片荒芜的风中,一株柔韧的小草用纤细的叶片紧紧守护着一颗幼嫩的绿芽,背景灰暗,但那抹绿色却透着一股倔强的生机。
他在旁边写下“风中的守护”。
接着,他又撰写了一份简短的技术报告,针对他刚才观察到的、布洛妮娅正在优化的那个开源物理引擎——“重装小兔”的一个深层逻辑瑕疵——一个在极端高速碰撞下可能导致计算溢出的小概率BUG,并附上了自己的优化思路。
他知道这或许是班门弄斧,但这是他目前能展现的最大诚意和专业度。
第二天,林墨带着这两份“礼物”再次出发。
他先等到温蒂独处时,找到她,有些局促地递上平板:“温蒂学姐,这个……送给你。
昨天听了你的曲子,很有感触,就……试着画了下来。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达我的感受。”
温蒂疑惑地接过平板,看到那幅《风中的守护》。
画风虽稚嫩,但传递的情感却精准地触动了她。
她凝视着那株在狂风中守护新芽的小草,眼神微动,指尖轻轻拂过屏幕上的绿叶,沉默良久。
她抬起头,看向林墨,眼中的疏离感似乎淡了些:“你……画的是我?”
“是……也不是。”
林墨老实回答,“是那首曲子给我的感觉。
像是在守护着非常珍贵的东西,即使环境艰难……就像这株小草。”
温蒂的目光再次落回画上,轻轻摩挲着屏幕,仿佛陷入了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说:“谢谢你的画……林墨同学。
我……需要些时间考虑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
林墨心中一喜,连忙点头。
接着,他来到计算机房,将那份技术报告打印稿放在布洛妮娅桌上:“布洛妮娅学姐,打扰了。
这是我昨天观察你优化‘重装小兔’引擎时,想到的一个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以及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可能……很粗浅,但愿能提供一点不同的视角。”
布洛妮娅停下敲代码的手,目光落在报告上。
她拿起报告,快速浏览。
前面部分她看得很快,但当读到林墨指出的那个特定漏洞和优化思路时,她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那是遇到值得注意的技术细节时的反应。
她放下报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正视林墨:“这份分析,是你独立完成的?”
“是的。”
林墨点头,“我研究过一些开源引擎,这个漏洞……算是个隐蔽的坑。”
布洛妮娅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点,像是在重新评估。
“逻辑推导基本正确。
提出的优化方向……具有参考价值。”
她顿了顿,看向林墨,语气依旧平静,但内容却让林墨一愣,“另外,有件事你应该知道。
我收到了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将作为特邀评委之一,参与‘传承之章’的评审工作。”
林墨睁大了眼睛。
评委?
布洛妮娅学姐竟然是评委!
布洛妮娅继续道:“按照惯例,评委不应与参赛团队有过于密切的关联,以确保公正性。”
她的话让林墨的心沉了一下,但她接下来的话锋却微微一转,“不过,你的这份报告,显示了你在技术层面并非一无所知,并且具备一定的洞察力。
对于项目本身……”她稍作停顿,似乎在做最后的权衡,“我需要评估其可行性。
你有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吗?”
林墨的心先是紧张,随即又是一松。
她没有首接因为评委身份而彻底拒绝!
这意味着还有机会!
“暂时还没有完整的计划书,只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关于一个叫‘崩坏’的世界观。”
他赶紧说道。
布洛妮娅点了点头:“那么,我需要看到项目计划书。
团队协作的基础是目标明确,规划清晰。
否则,效率无法保障,我的参与也会失去意义。”
她的话依然首接,甚至因为评委的身份而更显严格,但至少,门没有完全关上。
几天后,在学园一间空闲的小活动室里,林墨、温蒂、布洛妮娅三人第一次正式坐到了一起。
气氛有些微妙。
温蒂安静地坐在一旁,双手放在膝上。
布洛妮娅则打开平板,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林墨深吸一口气,将一份简单的构想文档推到桌子中间:“谢谢你们愿意来。
这是我的初步构想,关于我们要做的游戏世界——‘崩坏’。”
他简要描述了脑海中的设定:一个科技发达却遭受神秘灾难“崩坏”侵蚀的世界,勇敢的少女们为守护文明而战的故事。
他特别强调了故事的核心是“传承”——传承勇气、信念与希望。
温蒂听得入神,眼眸闪亮,似乎被故事的氛围和情感内核深深吸引。
布洛妮娅则快速浏览着文档,手指在平板上记录着什么。
待林墨说完,温蒂小声问:“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宏大,也很深刻。
我们真的能把它做好吗?”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
林墨语气坚定。
布洛妮娅放下平板,抬起头,冰蓝色的眼眸扫过林墨和温蒂,声音冷静而清晰:“世界观架构具备基本雏形,情感主题符合大赛要求。
但是,”她话锋一转,尤其强调了自己作为评委的立场,“正因为我将以评委身份审视所有作品,所以对我们的项目要求必须更加严格。
首先,我们需要一份详尽可行的项目计划书。
明确项目目标、核心玩法、技术路线、资源需求、开发周期、风险评估。
这是进行有效可行性评估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也是确保项目质量,使其能经得起大赛检验的关键。”
她的话像一盆清醒的冷水,让热烈的期待稍稍降温,但也像一盏精准的指路明灯,清晰地标出了通往目标的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没问题!”
林墨用力点头,“我会尽快把详细的计划书做出来!”
星火工作室,就在这个略显笨拙却又充满转机的开端中,初步集结。
未来的道路,挑战与希望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