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还在下,但城市的噪音——远处模糊的车流声、隔壁夫妻的争吵声——此刻听来却如此亲切,提醒着他仍身处人间。
他摊开手掌,那片黑色的木符静静地躺在掌心,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那个扭曲的符号看久了,不仅头晕,甚至让他产生一种轻微的恶心感。
他不敢再多看,找了根红绳,小心翼翼地将木符串起,戴在了脖子上,塞进衣服里贴肉藏着。
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
然后,他几乎是扑到床底,拖出了那个落满灰尘的纸箱。
里面是几件旧衣服和几本过期的杂志,最底下,压着一本用厚实牛皮纸包裹的书。
他拂去灰尘,露出了封面——没有名字,只有几个磨损严重的墨字:《便民服务手册·附录》。
这是他爷爷留下的东西,他一首以为是讲怎么通下水道、修收音机之类的老黄历,从未认真看过。
但经历了今晚的一切,他隐约觉得,这本书或许没那么简单。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里面的字是竖排繁体,用毛笔小楷写成,墨迹年深日久,有些泛黄晕开。
内容依旧显得杂乱无章,夹杂着一些简陋的图示。
“灶台灰,性燥,可吸附微量阴晦之气……门槛石下埋五谷,鼠蚁不侵,家宅暂宁……夜行遇鬼打墙,吐唾沫于掌心,以阳气破妄……”这些内容,以前他只会嗤之以鼻,认为是无稽之谈。
但现在,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试图从中找到能与今晚经历印证的东西。
终于,在中间某一页,他看到了一幅画:一个简单的、方框结构的房子,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
旁边有一行小字注解:“此乃‘不语宅’,纳言收契,易物于无形。
非请莫入,入则需留‘凭’。
凭者,名、物、魂、念,皆可。
失凭者,浑噩终老。”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
不语宅?
纳言收契?
留“凭”?
槐安路44号那栋没有窗户的房子……那个要求他留下“存在”的订单……他在石桌上写下的名字……一切都对上了!
这本破书,竟然真的记载了这种东西!
他强忍着激动和恐惧,继续翻看。
后面又提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镜中妖”、“路旁煞”、“水鬼拖人”……大多语焉不详,只提特征和些许应对的“土法”,原理一概不论。
首到他翻到最后一页,动作顿住了。
这一页没有正文,只在页脚处,用与前面截然不同的、更加古老遒劲的笔迹,写着一行小字,像是后来添上去的批注:“万业凋零,屏障日薄。
‘它们’要回来了。”
万业?
屏障?
它们?
林晓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只觉得一股更大的迷雾笼罩下来。
爷爷留下的这本书,到底是什么?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老人,怎么会知道这些?
还有胸口这片木符……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那冰凉的触感似乎带来了一丝微弱的安定感。
就在这时,他戴着的蓝牙耳机突然传来电量提示音。
他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想看时间,却发现屏幕顶端的状态栏里,那个在槐安路巷口惊鸿一瞥的灰色楼阁图标,不知何时,竟然又出现了!
它静静地待在那里,像个预装的、无法卸载的流氓软件。
林晓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着,不敢点下去。
他知道,一旦点下去,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窗外,雨声渐歇。
城市的霓虹透过湿漉漉的窗户,在他脸上投下变幻不定的光斑。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那本仿佛重若千钧的《便民服务手册·附录》,又抬头看了看手机上那个诡异的图标。
沉默良久,他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手指,点向了那个灰色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