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消失的租客
林砚踩着积水,快步走进“福安里”小区,廉价雨伞的伞骨被风吹得微微变形,裤脚己经溅上了泥点。
“林记者,可算等你来了!”
小区门口,穿保安制服的老张迎上来,脸上满是焦灼,“警察刚进去没多久,这事儿太邪门了,***了十年保安,从没见过这么离奇的!”
林砚收起雨伞,从背包里掏出录音笔和笔记本,指尖在潮湿的纸页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具体情况说一下,失踪者是谁?
什么时候发现的?”
老张领着她往3号楼走,脚步都有些发飘:“失踪的是402室的租客,叫陈默,男,28岁,听说是做设计的。
今天早上十点,房东来收房租,敲门没人应,钥匙开门后发现人不见了,房间里一切都好好的,就报了警。”
“好好的”三个字,在林砚多年的记者生涯里,往往意味着“另有隐情”。
她追问:“门窗有没有破损?
有没有打斗痕迹?
房东有没有动过房间里的东西?”
“门窗都是完好的,反锁着!”
老张加重语气,“402是顶楼,窗户外面没有攀爬的痕迹,房间里干干净净,连杯子都摆得整整齐齐,不像有人打斗,也不像收拾东西搬走——他的电脑、手机、钱包都还在,现金都没动!”
说话间,两人走到402室门口,两名穿警服的警员正在门口值守。
林砚亮明记者身份,出示了提前申请的采访证件——作为《星报》的深度记者,她和市局刑侦队打过多次交道,不少警员都认得她。
“林记者,进来吧,李队在里面。”
一名年轻警员侧身让开。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霉味,混合着雨水的湿气。
客厅不大,家具摆放简洁,确实如老张所说,整洁得有些过分。
沙发上搭着一件薄外套,茶几上放着半杯没喝完的温水,杯壁还留着浅浅的指纹印。
刑侦队队长李诚正蹲在阳台门口,盯着地面出神。
他看到林砚进来,抬了抬手:“你来得正好,这案子透着邪乎,或许你的‘职业病’能发现点我们漏了的东西。”
林砚没应声,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一副一次性手套戴上,开始有条不紊地观察。
她没有先看阳台,而是从玄关开始,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每一个角落。
玄关的鞋柜上,摆着一双男士拖鞋,鞋尖朝内,鞋底干净,没有泥土或积水的痕迹。
鞋柜里整齐排列着三双鞋,一双运动鞋、一双皮鞋、一双居家拖鞋,没有缺失。
客厅的电脑还亮着屏保,是简单的风景图,鼠标旁放着一个U盘,指示灯还在微弱闪烁。
林砚凑近看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14:32,再看屏幕保护的启动时间设置,是10分钟无操作后启动——也就是说,电脑主人最后一次操作的时间,大概在14:22之前。
“李队,失踪者陈默的最后一次活动记录是什么时候?”
林砚头也没抬地问。
“房东早上十点发现人不在,”李诚站起身,“调取了小区监控,陈默昨天晚上七点半回到小区,之后就没再出来过。
监控没拍到任何可疑人员进出3号楼,楼道里的监控也正常。”
林砚走到卧室门口,卧室同样整洁,床铺铺得平整,被子没有褶皱,像是从没睡过一样。
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页码停在第78页,书签是一枚普通的银杏叶。
“他昨晚回来后,没上床睡觉?”
林砚皱眉,伸手拿起那本书,书页间没有夹任何东西,纸张干燥,没有被水浸湿的痕迹。
她转身走向阳台,这是整个房间唯一能通向外部的地方,除了窗户。
阳台护栏是老式的铁栏杆,刷着白色油漆,部分地方己经脱落,露出锈迹。
栏杆间距很窄,成年人不可能从中钻出去。
窗户是推拉式的,锁扣是完好的,锁扣上有清晰的指纹,经警员初步比对,是陈默本人的。
窗户玻璃没有破损,窗框周围也没有撬动的痕迹。
林砚的目光落在阳台地面的角落,那里有一小片深色的印记,不像水渍,也不像灰尘。
她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凑近照了照,印记呈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颜色是深褐色,像是干涸的某种液体。
“李队,这里有个印记,可能需要取样化验。”
林砚指给李诚看。
李诚立刻让人过来取样,同时说道:“我们刚才也看到了,但暂时没法确定是什么。
房间里没有血迹,也没有其他可疑的生物痕迹。”
林砚站起身,视线扫过阳台的窗户玻璃,突然停顿了一下。
玻璃上沾着几点雨水留下的水痕,但在水痕中间,有一块模糊的倒影——不是房间里的景象,也不是窗外的天空,而是一片灰蒙蒙的雾气,雾气中似乎有一个模糊的影子,看不清轮廓,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这玻璃上的倒影……”林砚伸手想触碰玻璃,却被李诚拦住。
“别碰,上面可能有指纹。”
李诚说着,让技术人员过来拍照取证。
林砚收回手,心里泛起一丝异样。
她刚才看得很清楚,那倒影绝对不是正常的反射,窗外是阴沉的天空和对面的居民楼,而玻璃上的倒影,却是一片雾气。
“李队,二十年前,这栋楼或者这个小区,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比如失踪案,或者实验相关的?”
林砚突然问。
李诚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二十年前?
这小区建成快三十年了,没听说过什么特别的事。
怎么突然问这个?”
林砚没有解释,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那块深色印记:“我怀疑这不是简单的失踪案。
陈默凭空消失,房间里没有任何外力介入的痕迹,只有这个印记和玻璃上的奇怪倒影。”
她拿出笔记本,快速写下几个关键点:密闭空间、凭空消失、无打斗痕迹、物品完好、奇怪印记、异常倒影、二十年前?
“我想采访一下房东和陈默的同事,”林砚合上笔记本,“另外,能不能把小区近一周的监控录像拷贝一份给我?
我想再仔细看看。”
李诚点点头:“可以,但你得遵守规定,不能泄露案情。
这案子确实蹊跷,如果你能挖出什么线索,也算是帮我们一个忙。”
林砚走出402室时,雨还在下。
她站在楼道里,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阳台窗户,玻璃上的雾气倒影己经消失了,只剩下雨水划过的痕迹。
但她心里清楚,这起消失案只是一个开始。
那个奇怪的印记,那片诡异的倒影,还有她下意识问起的二十年前,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线,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串联起来,而线头的另一端,藏着她还不知道的秘密。
她掏出手机,拨通了编辑的电话:“头儿,给我留个头条版面,福安里小区出现离奇失踪案,租客在密闭房间凭空消失,这事儿不简单。”
电话那头传来编辑的声音:“林砚,你可别又惹麻烦,这种离奇案件容易引发恐慌,上头可能不让报道。”
“我有分寸,”林砚语气坚定,“我会先从侧面调查,找到确凿线索再发稿。
另外,帮我查一下二十年前星海市的‘启明研究所’,还有福安里小区的建成背景。”
挂了电话,林砚走进雨幕中。
她知道,从接手这起案件开始,她的生活或许将不再平静。
而那个房间里的异常倒影,像是一个无声的预警,预示着更多未知的危险,正在前方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