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公子的话音如玉石相击,清晰地传入林樱耳中。
她猛地抬头,撞进那双深邃含笑的眼眸,大脑有瞬间的空白。
跟他走?
理智在脑中疯狂预警。
一个来历不明、举止古怪的“少年”,为何会得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公子如此邀请?
是善意,还是另一个更精致的陷阱?
可目光所及,是那几个混混虽不敢上前却仍在不远处逡巡的贪婪眼神,是茶摊老板盯着碎瓷片晦暗的面色。
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甚至连下一顿饭在哪里都不知道。
绝境之中,眼前伸出的这只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电光石火间,林樱己做出决断。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对着侯逸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声音依旧刻意沙哑:“承蒙公子不弃,解围之恩己是感激不尽,岂敢再叨扰行程?
只是……在下如今确实走投无路,公子大恩,林英铭感五内,愿效犬马之劳,以报万一。”
她这番话,既接受了帮助,也表明了自己并非白吃白喝,维持着“落难士子”最后一丝脆弱的自尊,同时也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侯逸闻言,眼底笑意更深。
这“少年”惊慌之下,竟还能说出这般不失分寸的话,倒真有几分意思。
“林兄弟言重了。”
他虚扶一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
我姓逸,行商路过此地。
你我萍水相逢,便是有缘,不必如此拘礼。”
他并未点明真实身份,只以一个化名和模糊的行商背景带过。
随即侧首吩咐:“青墨,收拾一下,我们回客栈。”
名为青墨的随从利落应下,很快处理完现场,示意林樱跟上。
林英——她必须彻底成为林英了——紧了紧身上宽大的布衫,低着头,默默跟在了侯逸身后。
穿过几条街巷,一行人停在一处白墙黛瓦的客栈前,“归云”二字清隽雅致。
与方才市井的喧嚣相比,这里仿佛是两个世界。
踏入侯逸包下的小院,林英更是心头一凛。
院中不过一池浅水,几丛翠竹,布置疏朗,但那一石一木无不透着不动声色的讲究。
侯逸步入正厅,在上首坐下,侍从无声奉茶。
他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沫,忽然抬眸,语气随意:“林兄弟既是游学士子,不知师从何派?
平日攻读哪一经?
或许,你我还能探讨一二。”
嗡——!
林英只觉得头皮一炸。
师承?
经义?
这对古代读书人是根基,对她却是致命空白。
冷汗瞬间浸湿内衫。
千钧一发之际,她猛地想起自己那番“金石书画”的急智之言。
心一横,再次深深一揖:“回逸公子,在下惭愧。
家学渊源,并非专攻经义,而是偏重金石书画、器物鉴赏之道。
于圣贤经典,实在只识皮毛,不敢班门弄斧。”
她死死盯着青砖缝,等待判决。
厅内静得可怕。
“哦?”
侯逸的声音终于响起,带着玩味,“金石书画,器物鉴赏……”他放下茶盏,发出清脆声响。
“这倒巧了。”
他语调微扬,“我此行,正需一位精通此道之人,帮我甄别几件旧物。”
林英愕然抬头。
“林兄弟既精于此道,便请屈尊,暂居我这鉴赏顾问之职,随我一同看看这沿途风物,品品人间珍藏,如何?”
鉴赏顾问?
林英撞进侯逸深邃的眼眸中。
那里没有质疑,只有沉静的深邃和一丝极淡的兴味。
他不仅接受了她的说辞,还为她量身打造了身份!
这一刻,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位“逸公子”,其心思之深,远非她所能揣度。
她压下心头惊涛,恭顺应道:“蒙公子不弃,林英定当尽力。”
侯逸看着她强自镇定的模样,唇角微不可察地一勾。
“青墨,带林先生去安置吧。”
一声“先生”,定下了她此刻的位置。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