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路走……的。”刘明理因为颠簸所以说的话都连不上。
车子终于在尽力爬过一个大坡后,停下了。刘明理试了几次,打不着火。
“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这么会挑地方。”
刘明理顺着小路,向前走,乡村的道路如果用脚走的话,其实还算好走。
刘明理来这是来调查的,顺便写一份报告,根据地图看,这里离村子也没有多远了。
但是村子具体在哪,根本不知道。
刘明理要考察本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地理位置,然后回去整理一下,然后这地方就会被精准帮助。国家会帮助本地的农民发展致富。看起来很自由,很风光,整天开车,还有单位开补助。但是天天东北西走和山水石头在一起,恐怕也只有他刘明理乐意了。
刘明理把头抬起来,发现刚好有一位老太。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婶! 大婶!”
老太回过头看了看刘明理。
“小伙子,怎么了?”
“大婶,我想问一下三岔河村在哪”
“顺着这条路走上五里就差不多了。”老太将背着的扁担放下,直了直腰。
“还有那么远?”
“哎呀,小伙子,这有什么远的,一会就走到了。”
刘明理掏出了电话准备叫朋友帮忙把车拖出来。
“小伙子,你是来考察的吧?”
“对,大婶。”
“正好,到家里去喝口水吧,远道来的。”
刘明理挠了挠头,反正等着也是等着,朋友一时半会也来不了。
“行,大婶”
刘明理跟着老太拐了两个弯,到了老太的家。
可是刚到老太家,刘明理就后悔了。
果然一来就碰到怪事。
老太的家居然建在坟包旁边!
“来,小伙子,进来吧。”
“好”刘明理硬着头皮跟老太进了屋。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看样子这里应该只有老太一个人住。
一个人住坟包旁边,多半是个疯子。
“来,小伙子,喝水。”
老太把一个干净的白瓷碗放到桌上,碗里装着水。
刘明理开了很久的车,按道理很渴了。
那碗水被阳光照的泛起金色。
但是刘明理却万万不敢喝。
谁知道这水从哪来的,又干净不干净?
刚好这个时候刘明理的手机响了。
“喂,老刘,在哪那?”
“哦,你已经到了啊。”
“你说的什么东西,我问你在哪。”
“好 ,好,我马上就出来。”
馿唇不对马嘴。
刘明理挂了电话“大婶,多谢款待,我走啦。”说完,三步并作两步,到了门前。一步跨过,但是农村门槛高,刘明理一个踉跄,在旁人看来就像是跑出去的。
老太看着刘明理出去的样子“年轻人,心真急。”
佝偻的身体被岁月侵蚀的不成样子,老太弯下腰将那只瓷碗拿开,擦了擦桌子。
夕阳从窗户照进来,将老太的影子拉的很长,正好盖住了那只老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