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的疼痛己经从尖锐变得模糊,她知道这是好转的征兆。
韩文轩端上了一碗温热的米粥,配上几碟清淡小菜。
赵翊安细嚼慢咽,每一口都让她感觉身体有了些力气。
韩文轩轻柔问道:“沈姑娘,今日感觉可好些了?
看你气色比昨日好了些。”
赵翊安微微一笑,尽管眼底难掩疲惫之色,她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轻松:“韩公子,感谢你的照料,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她在床上轻轻调整姿势,韩文轩连忙上前帮助她垫好枕头,让她感到更加舒适。
在韩文轩的鼓励下,赵翊安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上肢活动,以助于气血通常,恢复筋骨的灵活性。
韩文轩细心指导,鼓励她进行一系列温和的伸展动作,从轻柔的挥手到缓慢的握拳,助力她逐步唤醒肌肉的记忆。
“别急,慢慢来。”
韩文轩的声音透着安慰,眼神里满是鼓励。
他轻轻帮她揉着肩膀,力道虽轻,却让人觉得暖烘烘的。
赵翊安闭上眼,感受着这份温暖。
每次活动完,韩文轩都会给她***一会, 。
“多谢韩公子。”
韩文轩摆摆手:“别客气,能帮上忙就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翊安的伤势渐渐好转。
能自己做些简单的活儿。
韩文轩看着她慢慢恢复,眼里满是欣慰。
这几日,赵翊安的气色好了许多,伤口也愈合得差不多了。
韩文轩起了个大早,望着案几上所剩无几的青菜和米粮,他思忖着该去集市上置办些新鲜食材了。
这日清晨,他起了个大早,打算去集市上转转。
“韩公子,你要出门?”
“嗯,家里菜吃完了,我得去集市上买些回来。”
韩文轩回头对她温和一笑,“你安心歇着,我很快就回来。”
赵翊安微微颔首:“好,路上小心。”
韩文轩点头,跨出门槛,向着集市方向走去。
清晨的阳光穿透嫩绿的树梢,将金色的光辉洒满热闹的集市。
人声鼎沸,村民们忙碌地挑选着一天的食材,韩文轩穿梭在摊位间,耳边是商贩们的叫卖声和村民们讨价还价的喧闹。
他在寻找一些家中所需的物品,路过一个肉铺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个人。
那人站在边上的菜铺前,与菜铺老板交谈着,但韩文轩觉得他的举止与普通村民有些不同。
出于好奇,韩文轩靠近了一些,假装在挑选着青菜,耳朵却留意着那边的对话。
"老板,最近有没有见到一个身穿蓝色斗篷的女子啊?
" 那人问道,声音低沉,似乎不想引起旁人的注意。
菜铺老板摇了摇头,"我们这小地方,来来去去都是熟面孔,你说的那人我可没印象。
"那人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菜铺。
韩文轩注意到那人的目光在离开时扫过了集市的每一个角落,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韩文轩心中油然而生,他的心跳加速,匆忙购置了所需物品后,便加快脚步朝家赶去。
他知道,他必须立刻告知赵翊安,提高警惕,黑衣人的追踪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紧迫。
“沈姑娘,我在集市上看到了几个可疑的人,他们看起来不像是简单的寻人。
他们有组织,有计划。
他们似乎在打听什么。”
韩文轩严肃地说。
赵翊安的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床单,将粗布床单拧成了麻花:“你认为他们和追杀我的人有关?”
韩文轩点了点头:“我不确定,但我们不能冒险。
从今天起,你尽量少出门,我会想办法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随着黑衣人的逼近,韩文轩和赵翊安意识到,村中出现的黑衣人不是容易对付的对手,他们必须采取行动。
在书房的昏黄灯光下,韩文轩拿出书桌上的一张宣纸,迅速手绘了一张简易的村庄地图,勾勒出了几条主要的道路和几家重要的建筑。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是我们最可能被发现的地方。”
韩文轩指着地图上的几条路线说,“我们需要确保这些地方没有任何可以引起怀疑的痕迹。”
“你伤还没好,我不能让你冒险。
" 韩文轩转过身对赵翊安说:“我会想办法引开他们的注意力,你必须留在这里休养。
"赵翊安微微颔首,她知道韩文轩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那你有何打算?
" 她问道。
韩文轩看着手中的地图,随后又圈出来几个关键点,“我打算在这些地方留下一些诱导性的线索。
"“什么?”
"比如你这块斗篷的碎片," 赵翊安随即拿起一块深蓝色的布料,眼睛亮了起来,“这法子既安全又巧妙"他解释道:“是的,这些地方足够显眼,但又不会让人立刻联想到我们。
"“比如村口的老榕树下。
" 韩文轩指着其中圈出来的一个地方说到:"那里是村民和过路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黑衣人可能探查的地点。
我会在那里留下一块斗篷的碎料,让他们以为你经过了那里。
"赵翊安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那我们得确保线索不会被村民发现,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放心。
" 韩文轩微笑着回答,"我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再行动,那时候村民都己经熟睡,不会有人注意到。
"夜幕低垂,村庄隐没在沉沉黑暗中。
偶尔传来的风声,像是夜的低语,穿梭在树梢之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韩文轩的身形在夜色中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他的步伐轻如猫足,谨慎地在夜色中穿行,几乎与周围的寂静融为一体。
他穿过村庄的小巷,耳畔是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它们的歌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为这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生机。
韩文轩的目光锐利,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确保没有黑衣人的踪迹。
在村口的老榕树下,他停下了脚步。
这棵古树枝叶茂盛,足以遮挡住月光,为他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韩文轩蹲下身,将那块深蓝色的斗篷碎料轻放在树根旁,碎片与湿润的泥土融为一体,几乎难以察觉。
接着,他来到石桥下,这里是通往村外的必经之路。
韩文轩在桥墩的阴影中放置了第二块碎片,水流潺潺,月光下碎片若隐若现。
此外,韩文轩还在几个不易察觉的角落留下了线索,比如在一家客栈的后墙,以及村外的一条小路上。
这些碎片的分布既显得杂乱无章,又似乎暗示着一条逃离的路线,足以让追踪者产生疑惑,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完成这一切后,韩文轩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静静地等待了片刻,确认没有引起注意,才悄然返回住所。
黑衣人的领头者严绍宗,是江湖中一个令人敬畏的存在。
他外表文雅,举止间流露出书生的儒雅气质,谈吐温和,常带微笑,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
然而,此时他的眼神中偶尔流露出的锐利,像是藏着一柄不曾出鞘的剑。
在追踪赵翊安的过程中,严绍宗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怀疑态度。
当他在集市上发现了那块深蓝色的斗篷碎料时,他的首觉告诉他,这可能是一个陷阱。
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追踪者,他不会轻易放过任何线索。
“这块布料...” 严绍宗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布料的边缘,沉声说道,“我们不能只看表面。
赵翊安是个聪明人,她不会轻易让我们找到她的踪迹。”
他站在村口,环顾西周,语气中带着些许思索:“传我命令,” 严绍宗继续说道,“所有人,小心行事,不要轻举妄动。
我要亲自确认这块布料的来历。”
严绍宗的手下迅速行动起来,而他自己则带着几名亲信再次进入村子。
他的眼神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藏身之所。
他知道,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赢得最后的胜利。
回到住所,韩文轩向赵翊安汇报了他的行动结果:“一切都办妥了,我己经在几个关键地点留下了斗篷的碎片,它们足够引起追踪者的注意,但又足够隐蔽,不会立即暴露我们。
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看看他们是否会上钩。”
赵翊安认真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的计划很周密,这样做不仅能迷惑他们,还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村口的老榕树下,严绍宗的目光再次审视着手中的斗篷碎片,他的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的策略。
他的手下们在一旁静静等待,没有人敢于打扰他的思绪。
“头儿,我们己经按照您的吩咐,沿着发现碎片的路线搜索了。”
一名手下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看起来赵翊安确实像是朝那个方向去了。”
严绍宗没有立即回应,他转而问道:“村子里的搜索情况如何?”
“我们己经仔细搜查过,没有发现她的踪迹。”
手下回答。
严绍宗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道:“赵翊安是个聪明人,不会轻易让我们抓住尾巴。
这些碎片...可能是她故意留下的。
但我们不能放过任何可能性,继续追踪,同时不要放松对村子的警惕。”
手下们领命,迅速散去,继续沿着碎片指示的方向进行搜索。
严绍宗则带着几名亲信再次进入村子,他们的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藏身之所。
时间悄然流逝,黑衣人的搜索行动逐渐向村子外围扩展,他们的足迹沿着韩文轩巧妙布下的迷阵深入,不知不觉间己远离了起点。
而严绍宗,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随着线索的指引,带领手下离开了村子。
在夜色的轻柔拥抱中,严绍宗沿着那条只属于少数人知晓的秘密小径,抵达了一处静谧的庭院。
这里,一切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宁静里,只有月光轻抚着石板路,洒下一片清冷的银辉。
他的步伐在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前稍作停留。
轻敲三下门环,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如同夜的心跳。
门缓缓开启一个缝隙,只听得有个低沉的声音:“月下影。”
严绍宗不加迟疑,沉稳回应:“水中央。”
随着暗号的确认,大门完全敞开,他迈步走进了庭院,步履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
穿过庭院,他来到了一座精致的亭台前。
亭台内,一位男子身着华丽服饰,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下,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
严绍宗步入亭台,单膝跪地,沉声汇报:“任务遭遇了意外,我会尽快补救。”
男子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平静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量:“补救?
我所期待的,是结果。”
严绍宗紧握的拳松了又紧:“小的将不负所望。”
男子沉默了片刻,然后只留下一句:“我期待着。”
随着他的话语,严绍宗明白,自己必须离开。
退出亭台,严绍宗步入夜色,庭院的宁静再次将他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