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敏儿,你素来身体不好,这让我怎么不担心呢?”
此时的林如海不过35岁,只见他外面穿着件月白色秀锦长褂,里面是浅金色短衫,风姿卓然。
虽未言语,却能从他和善笑意中感觉到这人性子温雅,容止端净。
贾敏刚想说些什么,突然感觉身下一股暖流,她脸色微变,暗道不好。
林如海见状,连忙上前扶住贾敏,一脸担忧地问道:“怎么了?
可是身子不适?”
贾敏脸色苍白,微微摇头道:“无事,许是方才动了胎气。”
一旁的嬷嬷赶紧扶着贾敏躺下,林如海焦急地在房间内踱步。
没过多久,产婆匆匆赶来,林如海被拦在门外。
他只能不停地祈祷,希望妻子和孩子平安无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屋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林如海心中的石头这才落地,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林如海听见婴儿的哭声,急忙询问:“夫人可好?”
产婆喜笑颜开地答道:“夫人一切都好,恭喜林老爷,是位千金。”
林如海松了口气,随即笑道:“甚好,甚好。”
此时,房门打开,丫鬟将孩子抱了出来。
林如海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看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心中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就在这时,天空中顿时霞光万丈,屋外原先覆盖的白雪全部消融,空中有许多花瓣不断从西面八方汇集而来。
接着,无数紫气从东边席卷而来,最终华为一枚花瓣形状的玉石,伴随着一道光芒,落在了黛玉的怀里众人纷纷惊叹此女乃天降祥瑞,必有大福。
林如海给女儿取名林黛玉,希望她一生平安顺遂。
而此刻,在云端之上,众仙子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们微笑着说:“这下绛珠妹子也有玉了,这天生异象、紫气东来的景象,可比那石头要尊贵多了。”
然而,这样神异的事情,林如海心中也有所顾虑。
他担心这祥瑞之兆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被有心之人盯上。
但转念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瞒报此事反而可能惹来更大的麻烦。
于是,他决定修书一封,将事情简要禀报给京城。
京城中,皇帝接到林如海的奏报,起初并未太过在意。
毕竟,天生异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前几年荣国公府的幼子出生时也有类似的现象。
但恰巧这时,边疆传来大捷的消息,领头的将领提及他们在战斗中曾遭遇埋伏,正是天空中突然出现的霞光救了他们一命,否则即使胜利,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皇帝闻言,派人详细打听后,才意识到林如海在奏报中有所保留。
他笑道:“这个老狐狸,朕又不是那小心眼的人,更何况是个女儿家,这有什么。”
于是,皇帝当即下旨,册封林黛玉为清宁郡主,并赐予丰厚的赏赐。
“传朕旨意”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姑苏林府,诞育祥瑞,林如海之女林黛玉,天生丽质,聪慧过人,且诞时天现异象,霞光万丈,紫气东来,此乃大吉之兆,显见其福泽深厚,非同一般。
朕心甚悦,特此册封林黛玉为清宁郡主,赐以郡主之尊荣。
并赐黄金百两,以示皇恩浩荡;封地一片,供其颐养天年;铺子数间,使其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望清宁郡主能承天之佑,继续修德积福,成为天下女子之楷模。
林如海及其家眷,教女有方,功不可没,一并赐予褒奖,以资鼓励。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六年后贾敏轻声细语道:“玉儿,来,快到娘亲这里来。”
林黛玉好奇地询问:“母亲为何如此匆忙?
父亲不是说要来送我们吗?
而且出发的日子不是定在三日之后吗?”
贾敏微笑着解释:“你外祖母非常想念我们玉儿,所以有些迫不及待了。”
说到这里,她眼神温柔,轻轻抚摸着身旁的林黛玉,“自从有了你,你父亲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总缠着我要再添个女儿。
说来也怪,这几年我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好了,生你时非但没有损伤元气,反而感觉更加康健。”
林黛玉调皮地眨眨眼,用帕子半掩着嘴,那肯定,仙力温养了这许多年,必定是好了,笑道:“哦,我明白了,一定是父亲缠着母亲,惹母亲生气了。”
贾敏点点她的额头,宠溺地说:“你呀,真是个小机灵鬼。”
林黛玉顺势扑进贾敏的怀中,撒起娇来。
贾敏轻抚着她的秀发,眼中满是慈爱与温柔。
这时,林黛玉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在贾敏面前晃了晃。
贾敏接过书信,有些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
林黛玉眨了眨眼,俏皮地说:“爹爹知道娘亲要出门,特意提前给了我这封信。”
贾敏:怎么感觉个小棉袄,突然漏风了呢?
林黛玉嘻嘻地笑:“娘亲,等到了外祖母那里,我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她想起上一世父亲临行前的嘱托,神色不由得暗了暗。
“‘我年近半百,无意再娶。
你体弱多病,又年幼无知,上无亲生母亲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
如今你去依靠外祖母和舅舅家的姐妹们,正好能减轻我的内忧。
为何反而不愿前往呢?
’”贾敏看着女儿低落的情绪,心中一紧,连忙安慰道,“好了,我的小郡主,别难过。
你外祖母最疼爱的就是你母亲我了,有娘亲在,绝不会让人欺负你的。”
“是啊,如今母亲尚在,父亲也安好,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林黛玉摇了摇头,眼神逐渐坚定,振作了起来。
小绛珠,别害怕,要是那个混账再敢胡说八道,咱们就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再也不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