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远授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曦微露,绵州药庄的庭院里,一片忙碌景象。

裴文远站在院中,手持一本书卷,目光扫过眼前的两位少女。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绵州附子记》,这是你们的父亲集半生心血所著。”

裴文远轻轻摊开书卷,声音中带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唐庄主的敬意。

唐瑶华双眼放光,迫不及待地凑上前。

她的好奇心和对药学的热爱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唐梓萱则安静地站在一旁,双手交叠,神情专注,她的态度沉稳,显示出她对学习的认真和对家族事业的责任感。

裴文远缓缓念道:“附子生长需温暖湿润,采收时节至关重要。”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药材种植细节的精准把握。

唐瑶华点头道:“我昨日跟父亲去田里,他也这么说,还教我们如何除草呢!”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敬仰和对药学知识的渴望。

裴文远微微一笑,继续讲解:“除了种植,《绵州附子记》还详细记载了附子的采收加工和市场销售,比如这炮制之法,需得九蒸九晒,方能发挥最佳药效。

而销售时,更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规格和品质的附子。”

他的知识渊博,对药材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唐梓萱若有所思,轻声问:“文远哥,这与我们参加药市有关吗?”

她的问题显示出她对药市交易的兴趣和对药庄经营的关注。

裴文远点头:“没错,药市是我们展示和交易药材的重要场所。”

他指向院内的药材架:“看,这些就是我们即将带去药市的附子。”

唐瑶华兴奋地跑到架前,仔细观察着晾晒的附子,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示出对药材的尊重和对药学的追求。

裴文远继续道:“除了《绵州附子记》,我们还要学习《齐民要术》和《种植药法》等古籍。”

他拿起另一卷竹简:“比如这本《新修本草》,收录了850种药物,是很好的参考。”

唐梓萱轻声问:“这些古籍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她的问题简洁而深刻,显示出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药学深度的探索。

裴文远解释:“它们记载了许多药材的种植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比如这本《齐民要术》中提到的‘顺时而种,因地制宜’,就对我们选择种植地点和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新修本草》其中对每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产地都有详细记载,是我们学习辨识药材的宝典。”

裴文远讲解完古籍,又补充道:“除了种植,制药也是一门大学问,不同的药材搭配,不同的炮制方法,都会影响药效。”

唐瑶华回到裴文远身边,好奇地问:“文远哥,官药局的《和剂局方》我们要学吗?”

她的问题显示出她对官方药方的关注和对药学规范的追求。

裴文远赞许地看了唐瑶华一眼:“很好,你还记得《和剂局方》。

这本书是由官药局编纂的成药典籍,里面记载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和制药规范,对我们学习制药很有帮助,我们也要学习。”

他的赞许不仅是对瑶华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努力学习的人的鼓励。

唐梓萱轻声问:“我们需要按照《和剂局方》的标准来制药吗?

如果药效更好,但是不符合标准可以吗?”

她的问题显示出她对制药标准的重视和对药学实践的关注。

裴文远点头:“没错,我们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制作丸、散、膏、丹及饮片。”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药学规范的尊重和对药庄声誉的维护。

他看向两位少女:“记住,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是我们唐家的立身之本。”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药庄未来的期望和对药学精神的传承。

唐瑶华和唐梓萱齐声应道:“我们记住了!”

她们的回答中透露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家族责任的承担。

裴文远满意地点头:“好,现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的热情和对药学传承的执着。

阳光渐渐温暖,照耀着这片充满希望的药庄,也映照出两位少女求知若渴的眼神。

在裴文远的引导下,她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家族药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