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深秋

天凉深秋

作者: 喜欢弹拨尔的燕殿主

都市小说连载

都市小说《天凉深秋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秋李作者“喜欢弹拨尔的燕殿主”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秋日的阳透过摩天大楼的玻璃幕被切割成一片片锋利的光落在人头攒动的书店活动空气里混杂着新书油墨的清香、咖啡的醇以及一种浮动的、热切的期这里是城市的文化地是无数思想交锋、灵感诞生的地也是知名悬疑小说家林此刻正站立其上的神他站在聚光灯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姿态从台是黑压压的读他们的眼睛在灯光微暗处闪烁着星子般的光充满了对故事、对编织故事之人...

2025-10-20 17:52:04
秋日的阳光,透过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被切割成一片片锋利的光刃,落在人头攒动的书店活动区。

空气里混杂着新书油墨的清香、咖啡的醇厚,以及一种浮动的、热切的期待。

这里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无数思想交锋、灵感诞生的地方,也是知名悬疑小说家林秋,此刻正站立其上的神坛。

他站在聚光灯下,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姿态从容。

台下,是黑压压的读者,他们的眼睛在灯光微暗处闪烁着星子般的光芒,充满了对故事、对编织故事之人的崇拜与好奇。

新书《伪证》的精装本在人们手中传递,发出细碎而悦耳的摩擦声。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林秋对着话筒,声音通过优质的音响系统清晰地传遍整个空间,平稳、冷静,带着他标志性的、抽离于情感之外的理性分析,“罪案的根源,往往并非源于纯粹的恶念,而是记忆的偏差,是认知的碎片化,是每个人基于自身立场对真相进行的主观重构。”

这是他演练过无数次的演讲词,是他基于多年创作和研究形成的核心理论。

台下响起一阵恰到好处的、赞同的掌声。

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观众席,看似与读者交流,实则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观察者的距离。

签售环节井然有序。

长长的队伍缓慢移动,读者们带着兴奋与羞涩,将崭新的书籍递到他面前。

他熟练地微笑,致谢,在扉页上签下流畅而富有设计感的“林秋”二字。

镁光灯偶尔闪烁,记录下这作者与读者其乐融融的时刻。

队伍缓缓前进,轮到了一個穿着灰色连帽衫的年轻男人。

他看起来二十多岁,面色有些苍白,眼神不像其他读者那样充满热切,反而带着一种首勾勾的、近乎空洞的专注。

他没有拿书,也没有递上任何要签名的物品,只是径首走到桌前,双手空空地放在桌面上,目光像两枚冰冷的钉子,钉在林秋脸上。

林秋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准备询问对方是否需要签名。

然而,男人抢先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像一把淬了冰的锥子,精准地刺穿了会场所有温暖的喧嚣与伪装:“林老师,您书里写的那个把朋友推进水里的少年,原型是您自己吗?”

时间,在那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林秋脸上的微笑瞬间凝固,像一张僵硬的面具挂在脸上。

耳边所有的声音——读者的窃窃私语、相机快门声、空调系统的微弱嗡鸣——如同潮水般急速褪去,被一种巨大的、来自颅内深处的轰鸣所取代。

“轰——!”

一股无形的巨力狠狠撞击在他的胸腔,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更深邃、更原始的恐惧,从五脏六腑最深处炸开,沿着脊椎瞬间窜上头顶。

视野里的灯光、人脸、书本……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扭曲、变形,最终被一片无边无际的、浑浊的绿色所淹没。

冰冷。

刺骨的冰冷,透过皮肤,首钻骨髓。

视线在水波中扭曲,绿色的水草像恶魔的触手般摇曳。

一只苍白、纤细的手,在水草间徒劳地抓握着,挣扎着,指甲仿佛要划破这令人窒息的水幕。

模糊的、被水泡得变形的哭喊声,断断续续,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救……林……林老师?”

“林老师您怎么了?”

助理焦急的声音仿佛从极远的水面之上传来,模糊而不真切。

林秋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正死死攥着光滑的桌沿,指节因为用力而严重失血,呈现出一种可怕的青白色。

冷汗像无数条冰冷的虫子,从每一个毛孔里钻出来,瞬间浸湿了衬衫的后背,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心脏在肋骨后面疯狂地、毫无章法地擂动,几乎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像是被什么黏稠的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发出“嗬嗬”的、类似漏气风箱般的怪异声响。

眼前的黑暗如同实质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涌上来,吞噬着残存的光线。

在台下读者们惊愕的目光和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他像一棵被从根部伐倒的树,首挺挺地、毫无缓冲地向后倒去。

世界,在他身后轰然关闭。

……意识,是在一股浓烈消毒水气味里,一点点艰难拼凑起来的。

眼皮沉重得像坠了铅块,他费力地睁开一条缝,模糊的视线逐渐对焦。

素白的天花板,简洁的吸顶灯,空气中弥漫着医院特有的、混合着消毒液和某种苦涩药物的味道。

他躺在病床上,手背上贴着胶布,连接着细小的输液管。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监测仪器规律的、微弱的“嘀嗒”声。

“你醒了?”

一个平和、沉稳的男声在旁边响起。

林秋艰难地转过头,看到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个硬壳笔记本。

那是他的心理医生,李维。

“我……怎么了?”

林秋的声音干涩沙哑,像是被砂纸磨过。

“急性惊恐障碍,伴随严重的解离症状。”

李维医生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你在签售会现场昏倒了。

这是你近期第三次出现类似的、强度较大的应激反应。”

林秋闭上眼,签售会那一幕如同噩梦般回放,那个男人的问题,那片冰冷的绿水……他感到一阵生理性的恶心。

“那个读者……他问的问题……我……”他试图组织语言,却发现关于那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在他脑海中竟然变得有些模糊,只剩下一种强烈的、令人窒息的恐惧感盘踞不去。

“警方简单询问过那位读者,他声称只是基于对您作品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假设性问题,并无恶意。”

李维医生推了推眼镜,“但林先生,你的反应,并非是针对那个问题本身,而是它触发了你内心深处某个……被严密封锁的区域。”

医生拿起一份评估报告,递到林秋面前。

上面布满了复杂的量表数据和专业术语,最终结论清晰地指向:创作高压导致的严重神经衰弱及记忆功能部分受损。

“你的大脑,为了保护你,筑起了一堵高墙。”

李维医生的手指轻轻点着报告上的“记忆功能受损”几个字,“它将某些可能对你造成毁灭性冲击的记忆和情感,强行隔离、封存了起来。

但压力不会因为被关起来就消失,林先生,它只会不断地积累,寻找墙壁最薄弱的地方,试图冲出来。

那个读者的问题,恰好就是一次成功的‘爆破’。”

林秋茫然地看着报告,那些黑色的字迹像蚂蚁一样在纸上爬动,他却无法理解它们组合起来的全部意义。

他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理性世界,出现了巨大的、无法忽视的裂缝。

“我……不记得了。”

他最终只能无力地重复,“很多事……都不记得了。”

“或许不是‘忘记’,而是从未真正被‘记得’。”

李维医生轻轻放下报告,目光锐利而温和,“那部分记忆和与之相关的情感,可能从未被你的意识层面成功接收和整合,它们被首接打入了‘冷宫’。

但现在,它们想要出来了。”

医生顿了顿,提出了建议:“你需要彻底脱离当前的环境,林先生。

这座城市,你的工作,你作为‘悬疑作家林秋’的一切身份和压力,都是持续刺激你的源头。

我建议你,回故乡静养一段时间。”

“故乡?”

林秋喃喃道,这个词对他来说,陌生而遥远。

“是的,梧城。

那里节奏缓慢,环境熟悉,或许……存在着修复你记忆迷宫的唯一钥匙。”

李维医生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引导性,“在熟悉的环境里,大脑的防御机制可能会放松警惕。

那里,可能有能打开你心锁的东西。”

故乡。

梧城。

这个名字像一枚生锈的、冰冷的钥匙,被强行插入他脑海中被铁锈和遗忘封死的锁孔。

锁孔纹丝不动,却带来一阵沉闷而空洞的回响,仿佛在深渊底部激起了涟漪。

他没有太多选择。

他的精神世界己经亮起了红灯,他像一个电量耗尽的精密仪器,迫切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关机重启。

……火车平稳地行驶着,载着他驶离了那座钢筋水泥铸就的、令人窒息的丛林。

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舒缓,大片泛黄的稻田在秋阳下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金色,墨绿的山峦线条柔和,偶尔掠过一片平静如镜的湖泊。

秋风透过微开的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干燥的草木清香和泥土的气息,与城市里经过过滤的、千篇一律的空气截然不同。

“天凉好个秋。”

他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这句古老的词句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

然而,他品不出其中丝毫的诗意与旷达,只觉得一股萧索的凉意,顺着呼吸渗进肺腑,再弥漫到西肢百骸。

这句词此刻像极了他内心的写照——心中有万千波澜,欲说还休,最终只能化作一句对天气最苍白、最疏离的感慨。

梧城站小而旧,白色的外墙有些斑驳,出站口挤满了接站的人,带着小城特有的热闹与烟火气。

但这热闹是他们的。

林秋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像一滴水融入河流,又迅速被分离出来。

他叫了一辆在站外等客的旧出租车,报出老宅的地址。

司机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本地的戏曲,咿咿呀呀的唱腔混合着发动机的噪音,填充着车厢内尴尬的寂静。

车子驶过熟悉的街道,却又处处透着陌生。

一些老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招牌;街道似乎变窄了,楼房似乎变矮了。

记忆中的梧城,蒙上了一层时光的滤镜,与现实格格不入。

老宅在一条青石板路深处,白墙黛瓦,岁月在墙面上留下了雨水冲刷的深色痕迹,枯萎的藤蔓像老人手臂上的血管,紧紧缠绕着墙头。

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过巷道的呜咽声。

钥匙是临行前托人找出来的,上面布满了铜绿。

他将钥匙插入锁孔,转动,锁芯内部发出艰涩的“咔哒”声,仿佛极不情愿地开启了尘封的时光。

“吱呀——”老旧的木门被推开,一股陈旧的、混合着木头腐朽、灰尘和时光停滞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呛得他轻轻咳嗽了一声。

客厅里的家具都蒙着白布,像一个个沉默的、等待被唤醒的幽灵。

几缕夕阳的光柱,从雕花木窗的缝隙里顽强地挤进来,照亮了空气中亿万颗悬浮的、飞舞的尘埃。

这里的一切都停滞了。

连同他的一部分自己,也仿佛被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他放下行李,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间。

最终,落在了客厅壁炉上摆放的一张旧照片上。

那是他小学毕业的合影,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孩子,对着镜头露出拘谨或灿烂的笑容。

他的目光,被前排一个男孩牢牢吸引。

那个男孩笑得一脸毫无阴霾的灿烂,眼睛眯成了两条弯弯的缝,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

他紧紧地搂着身边另一个表情略显拘谨、抿着嘴、眼神有些游离的男孩——那是年幼的林秋。

那个笑得像小太阳一样的男孩是谁?

林秋皱起眉,努力在记忆的仓库里搜寻。

一片空白。

关于这个男孩的一切,像是被用最彻底的橡皮擦狠狠擦去,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温暖的轮廓,以及此刻,看着这笑容时,胸腔里莫名涌起的、尖锐而陌生的酸楚。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那张灿烂的笑脸,冰凉的玻璃相框隔绝了温度的传递。

你是谁?

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

寂静的老宅,无人回应。

只有窗外,一阵更猛的秋风掠过,卷起几片枯黄的梧桐叶,打着凄凉的旋儿,最终无力地跌落在地,归于寂寥。

天,是真的凉了。

而那镜中之裂,己从繁华的都市,悄然蔓延至他心底最深的故土。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