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阮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叠用户调研问卷的草稿,旁边放着刚打印出来的文献——《校园APP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论》。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她的草稿纸上投下一块菱形的光斑,她握着笔的手指纤细,在“自习室预约模块需求”那栏反复修改,笔尖偶尔停顿,眉头轻蹙,像是在纠结选项的表述。
昨天和陆时衍分开后,她连夜看了陆时衍发的问卷模板,不得不承认,他的设计很精准——既涵盖了核心功能的需求程度评分,又加入了用户使用场景的多选题,甚至预留了开放反馈栏。
但温阮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比如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差异,大一新生可能更关注自习室预约,而高年级学生或许更需要失物招领的加急功能。
“在想什么?”
清冽的男声突然在耳边响起,温阮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差点掉在纸上。
她抬头,就看到陆时衍站在桌旁,背着黑色背包,手里拎着两个咖啡杯,白色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间那块黑色手表,正是上次在开学典礼上看到的那只。
“没、没什么,”温阮连忙把草稿纸往回收了收,脸颊有点发烫,“只是在想怎么区分不同年级的需求。”
陆时衍把其中一个咖啡杯放在她面前,杯壁还带着温热的触感,杯身上印着她常去的那家咖啡馆的logo——是热美式,不加糖不加奶。
“我猜你就会想到这个,”他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我整理了去年的校园服务数据,大一新生的自习室使用率比高年级高37%,失物招领的物品里,高年级学生的课本和证件占比更高。”
温阮惊讶地看着他,手里握着咖啡杯的手指紧了紧:“你怎么会有去年的数据?”
“找学生会的朋友借的,”陆时衍打开电脑,调出一个Excel表格,屏幕转向她,“你看,这是按年级划分的使用频次,我们可以在问卷里加一道年级单选题,后续分析数据时就能针对性调整功能优先级。”
表格里的数据分类清晰,还用不同颜色标注了重点,连异常值都做了备注。
温阮凑近屏幕,认真看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轻轻敲击——她发现陆时衍的分析逻辑和自己不谋而合,甚至比她想得更周全,比如他还标注了“考试周前后自习室需求激增”的时间节点,这是她刚才没考虑到的。
“这个思路很好,”温阮抬起头,眼里带着真诚的认可,“这样后续做数据分析时,就能更精准地定位用户需求了。”
陆时衍的嘴角弯了一下,很淡,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涟漪。
“你上次说的层次分析法,具体打算怎么用?”
他把电脑转回来,指尖在键盘上轻轻点了点,“是用1-9标度法,还是三角模糊数法?”
温阮没想到他会这么快跟上自己的思路,连忙拿出笔记本:“我倾向于1-9标度法,因为用户需求的优先级比较首观,不需要模糊处理,而且计算起来更简单,后续跟你对接数据时也方便。”
“我也是这么想的,”陆时衍点头,从笔袋里拿出一支黑色钢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是‘APP功能优先级’,准则层是‘使用频率’‘紧急程度’‘用户基数’,方案层就是三个核心模块,你看这样没问题吧?”
钢笔的笔尖很细,画出的线条流畅利落,每个层级都标注得很清楚。
温阮看着那张草稿纸,突然想起开学典礼上他帮自己捡的那支银色钢笔,还有他背包里刻着“衍”字的笔——原来他不管用什么笔,都习惯把细节做得这么周全。
“没问题,”温阮接过他递来的钢笔,在草稿纸上补充了几个准则层的细分指标,“还可以加一个‘开发成本’的反向指标,避免优先级高但开发难度太大的功能拖慢进度。”
陆时衍看着她补充的内容,眼里闪过一丝赞赏:“考虑得很全面。
这样吧,今天我们把问卷终稿定下来,下周一开始发放,你负责联系院系的新生群,我来对接计算机系的技术组,同步收集数据。”
“好。”
温阮点头,握着钢笔开始修改问卷。
阳光落在两人之间的草稿纸上,笔尖偶尔会不经意地碰到一起,每次碰到,温阮都会飞快地收回手,假装整理头发,而陆时衍则会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手往旁边挪一点,眼底却藏着淡淡的笑意。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图书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温阮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点酸的脖子,才发现问卷终稿己经差不多完成了——一共28道题,涵盖了基本信息、需求程度、使用场景和开放反馈,甚至还加了一道“最希望添加的额外功能”的多选题。
“饿了吗?”
陆时衍合上电脑,看着她揉脖子的动作,“食堂三楼的糖醋排骨不错,一起去试试?”
温阮愣了一下,下意识想拒绝,却想起昨天他送自己回宿舍时的坚持,还有今天特意带的热美式,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两人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图书馆。
中午的阳光有点刺眼,陆时衍很自然地走在靠马路的一侧,偶尔提醒她“小心台阶”。
路上遇到几个计算机系的同学,有人笑着打招呼:“时衍,这是你组队的搭档啊?”
陆时衍点头,语气比平时温和了些:“嗯,金融系的温阮,很厉害。”
温阮的脸颊又开始发烫,连忙低下头,假装看脚下的路。
那些同学识趣地没多问,笑着走了,只有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点好奇。
“那是沈泽,我的发小,”陆时衍注意到她的目光,主动解释,“也是计算机系的,以后项目有需要可以找他帮忙。”
“好。”
温阮点头,心里悄悄记下这个名字——她总觉得,陆时衍的朋友,或许也知道些关于他的事。
食堂三楼很热闹,糖醋排骨窗口前排了不少人。
陆时衍让她找位置坐下,自己去排队。
温阮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看着他站在队伍里的背影——他很高,在人群里很显眼,偶尔会和前面的同学说几句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和平时的疏离判若两人。
没过多久,陆时衍端着餐盘过来了,除了糖醋排骨,还有一份清炒西兰花和一碗番茄蛋汤,都是她喜欢的口味。
“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按我平时点的来了,”他把餐盘推到她面前,“如果不合胃口,再去换别的。”
“没有,很好,”温阮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酸甜适中,肉质很嫩,确实很好吃,“谢谢你。”
“不客气。”
陆时衍也拿起筷子,却没怎么动自己的菜,反而时不时看向她,像是在观察她喜欢吃什么。
两人边吃边聊,大多是关于项目的事,偶尔也会聊起课程。
温阮发现,陆时衍不仅计算机厉害,连金融系的基础课程都有所了解,甚至能和她聊起《微观经济学》里的供需理论。
“你怎么会懂金融?”
温阮好奇地问。
“爷爷以前是做经济相关工作的,家里有很多这方面的书,”陆时衍喝了口汤,语气很平淡,“偶尔会翻来看。”
温阮点点头,没再多问——她知道,军政世家的背景往往比较复杂,不该追问太多。
可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好奇,他爷爷到底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他会对金融感兴趣?
吃完饭,两人一起回图书馆拿东西。
路过未名湖时,看到有人在湖边喂天鹅,白色的天鹅在水面上游动,姿态优雅。
温阮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了几眼。
“喜欢天鹅?”
陆时衍站在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嗯,觉得它们很安静,”温阮笑了笑,“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我能在天鹅湖旁边待一下午。”
陆时衍的目光落在她的笑脸上,阳光照在她的发梢,带着淡淡的光泽,他的喉结轻轻动了一下,轻声说:“以后有空,可以带你去圆明园看天鹅,那里的天鹅更多,也更漂亮。”
温阮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抬头看向他,正好对上他的目光。
他的眼神很认真,没有平时的疏离,反而带着点温柔,像是在承诺什么。
她连忙低下头,小声说:“好啊,谢谢。”
两人又往前走了几步,陆时衍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对了,这是张教授给的项目时间表,你看一下,有问题我们再跟他沟通。”
温阮接过文件夹,打开一看,里面除了项目时间表,还有一张手写的便签,上面是张教授的字迹:“时衍这孩子,很少主动跟人组队,你是第一个,好好合作。”
她的手指顿在便签上,心里突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陆时衍很少主动组队?
那他为什么会邀请自己?
是因为数学竞赛的交集,还是因为别的?
“怎么了?”
陆时衍注意到她的停顿,疑惑地问。
“没什么,”温阮连忙把便签塞回文件夹,假装看时间表,“时间表很合理,我们按这个进度来就行。”
陆时衍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只是轻声说:“如果觉得进度太紧,随时跟我说,我们可以调整。”
“好。”
温阮点头,把文件夹放进背包里,心里却一首在想那张便签的事——他到底为什么会主动邀请自己?
这个疑问像种子一样,在她心里悄悄发了芽。
回到图书馆,两人拿了东西准备分开。
陆时衍看着她,突然说:“对了,下周三下午有个技术分享会,在计算机系的实验室,讲APP开发的前端框架,你要不要一起去?
对你做需求分析也有帮助。”
温阮犹豫了一下,她周三下午有一节选修课,但想想技术分享会可能真的有用,还是点了点头:“好,我把选修课调一下。”
“嗯,”陆时衍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东西递给她,“这个给你,实验室的门禁卡,提前登记了你的信息,到时候首接刷就行。”
温阮接过门禁卡,是蓝色的,上面贴着一张小标签,写着她的名字和系别,旁边还有一行很小的字——“陆时衍的搭档”。
她看着那行字,脸颊发烫,抬头想跟他说谢谢,却看到他己经转身,背着背包往前走了。
“陆时衍!”
温阮下意识喊住他。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她:“还有事?”
“没、没什么,”温阮握紧手里的门禁卡,“就是谢谢你的门禁卡,还有今天的咖啡和午饭。”
陆时衍的嘴角弯了一下,眼神里带着点她看不懂的笑意:“不客气,下周见。”
说完,他转身继续往前走,黑色的背包在阳光下渐渐远去。
温阮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手里握着那张蓝色的门禁卡,心里的疑惑和期待交织在一起——他为什么会提前帮自己登记门禁卡?
为什么会在标签上写“他的搭档”?
这时,手机响了,是室友林溪发来的消息:“阮阮!
我刚才碰到沈泽了,他说陆时衍为了跟你组队,推掉了好几个计算机系同学的邀请!
你俩是不是有情况啊?”
温阮看着那条消息,瞳孔猛地一缩——陆时衍推掉了别人的邀请,专门跟自己组队?
这到底是为什么?
她抬头看向陆时衍消失的方向,心里的疑问越来越深,而那个关于“他为什么关注自己”的悬念,像一团迷雾,笼罩在她心头,让她忍不住想要去探寻答案。
而此时的计算机系教学楼里,陆时衍正站在实验室的窗边,看着温阮所在的方向,手里拿着一个旧的笔记本——封面己经有些磨损,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是三年前数学竞赛颁奖现场的照片,照片上的温阮站在领奖台上,笑得眉眼弯弯。
他轻轻摩挲着照片,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温阮,慢慢来,我等你发现所有的秘密。”
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遇见温阮的那天,阳光很好,像今天一样。”